OpenHarmony系统属于开源操作系统,现在市场上有基于开源鸿蒙的多种“鸿X”产品,但是各发行版厂商之间存在差异,对应日益发展的系统版本和未来的生态,鸿蒙是否有考虑过生态的碎片化问题,如何实现统一生态。
NEXT版本彻底移除AOSP代码后,海外应用若依赖GMS接口(如Google地图支付)将无法运行。华为是否有计划提供替代API或兼容层?开发者是否需要为海外版应用保留双框架?此类改造是否符合GooglePlay上架政策?
HarmonyOS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宣称实现低延迟通信,但实际开发中缺乏性能优化指南。请问是否有具体场景(如手机车机互联)的延迟吞吐量基准测试数据?开发者如何根据设备算力差异(如IoT设备与PC)调整通信协议参数?是否提供自动化调优工具?
全栈若城 的精彩回答获得了0 赞同
zhudezhi 的精彩回答获得了0 赞同
hm673c38c21c68f 的精彩回答获得了0 赞同
hm673c38c70a02b 的精彩回答获得了0 赞同
hm688c71cb09923 的精彩回答获得了0 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