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灵魂拷问:如何使用stream实现消息队列
redis在很早之前就支持消息队列了,使用的是PUB/SUB功能来实现的。PUB/SUB有一个缺点就是消息不能持久化,如果redis发生宕机,或者客户端发生网络断开,历史消息就丢失了。
redis5.0开始引入了stream这个数据结构,stream可以很好地用于消息队列,它支持消息持久化,同时可以记录消费者的位置,即使客户端断开重连,也不会丢失消息。
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基于stream的消息队列使用。
stream队列简介
基于stream实现的消息队列有4个角色,我们来看一下:
- stream:消息队列
- last delivered ID:消费者组在消息队列中的offset
- consumer group:消费者组,可以包含多个消费者,同时有一个last delivered ID
- pending entries list (PEL):消费者已经读取但是没有ACK的消息
根据上面的描述,stream的消息队列结构如下图:
注意:消费者组内的消费者是不会重复消费消息的,比如一个stream包括1、2、3、4这4条消息,消费者组内有2个消费者,如果其中一个消费者消费了1、2,则第二个消费者就只能消费3、4了。
命令介绍
本文使用测试环境如下:
redis版本:6.0.7
springboot-redis版本:
里面使用到的spring-data-redis版本:2.1.9.RELEASE
里面使用到的lettuce连接池版本:5.1.7.RELEASE
本文使用的redis客户端是lettuce,lettuce提供了RedisStreamCommands和RedisStreamAsyncCommands支持stream操作,本文只介绍RedisStreamCommands。
创建Commands
我们创建lettuce中的RedisStreamCommands,代码如下:
创建stream
当我们使用XADD命令往stream里面写数据时,如果stream不存在,就会创建一个,命令如下:
我们看下Java示例代码:
创建消费组
要消费stream队列中的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消费组,命令如下:
上面的$表示group的offset是队列中的最后一个元素,MKSTREAM这个参数会判断stream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会创建一个我们指定名称的stream,不加这个参数,stream不存在会报错。
java代码如下:
删除消费组
删除消费组我们使用下面的命令:
java示例代码如下:
消费消息
消息的消费有2种方式,XREAD和XREADGROUP:
注意:上面这个示例是从mystream和writers这2个stream中读取消息,offset都是0,COUNT参数指定了每个队列中读取的消息数量不多余2个。
下面的java代码是从testStream这个stream中读取消息,offset是0:
XREADGROUP使用消费者来消费消息,我们看下面这个命令:
这个命令是使用消费组mygroup的Alice这个消费者从mystream这个stream中读取1条消息。
注意:
- 上面使用了BLOCK,表示是阻塞读取,如果读不到数据,会阻塞等待2s,不加这个条件默认是不阻塞的
- ">"表示只接受其他消费者没有消费过的消息
- 如果没有">",消费者会消费比指定id偏移量大并且没有被自己确认过的消息,这样就不用关系是否ACK过或者是否BLOCK了。
java示例代码如下:
这段代码是使用group1消费组中的consumer1这个消费者从testStream这个stream中使用最后一个元素作为offset来消费消息。
确认消息
使用XACK命令可以对消息进行确认,命令如下:
这里表示消费组mygroup确认mystream这个stream中1526569495631-0这条消息
下面的java代码是对收到的消息依次打印后进行确认,如下:
使用案例
这里我提供一个案例,生产者每隔1s向队列中写入1条消息,代码如下:
启动程序后打印如下:
消费者每隔2s从队列中拉取一次消息,打印后执行XACK,代码如下:
启动任务后打印如下:
使用场景
redis的特点是读写速度快,所以对于实时性高要求效率的场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AOF+RDB的数据持久化方案可能会丢失1s的数据(AOF持久化策略使用everysec),所以对于数据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要跳过。
在物联网场景中,有大规模的传感器数据需要采集,这些数据对实时性的要求高过了一致性,使用redi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总结
使用redis的stream可以实现简单的队列,跟rabbitmq等非常成熟的消息队列相比,功能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不支持exchange。
redis读写速度快的特点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对数据一致性要求很高,需要绕过。
redis的stream还提供了其他很多的命令,本文并没有全部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官网链接:
https://redis.io/commands/xack.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君哥聊技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FPaGrtaUgNIKml1TO_a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