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 kubeadm 搭建 kubernetes1.10 集群
作者 阳明
来源 | k8s技术圈(ID:kube100)
kubeadm是Kubernetes官方提供的用于快速安装 Kubernetes 集群的工具,通过将集群的各个组件进行容器化安装管理,通过kubeadm的方式安装集群比二进制的方式安装要方便不少,但是目录kubeadm还处于beta状态,还不能用于生产环境,[Using kubeadm to Create a Cluster]文档中已经说明kubeadm将会很快能够用于生产环境了。
所以现在来了解下kubeadm的使用方式的话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现阶段想要用于生产环境的,建议还是参考我们前面的文章:[手动搭建高可用的kubernetes 集群]或者[视频教程]。
环境
我们这里准备两台Centos7的主机用于安装,后续节点可以根究需要添加即可:
禁用防火墙:
禁用SELINUX:
创建/etc/sysctl.d/k8s.conf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执行如下命令使修改生效:
镜像
如果你的节点上面有科学上网的工具,可以忽略这一步,我们需要提前将所需的gcr.io上面的镜像下载到节点上面,当然前提条件是你已经成功安装了docker。
master节点,执行下面的命令:
可以将上面的命令保存为一个shell脚本,然后直接执行即可。这些镜像是在master节点上需要使用到的镜像,一定要提前下载下来。
其他Node,执行下面的命令:
上面的这些镜像是在Node节点中需要用到的镜像,在join节点之前也需要先下载到节点上面。
安装 kubeadm、kubelet、kubectl
在确保docker安装完成后,上面的相关环境配置也完成了,对应所需要的镜像(如果可以科学上网可以跳过这一步)也下载完成了,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安装kubeadm了,我们这里是通过指定yum源的方式来进行安装的:
当然了,上面的yum源也是需要科学上网的,如果不能科学上网的话,我们可以使用阿里云的源进行安装:
目前阿里云的源最新版本已经是1.10版本,所以可以直接安装。yum源配置完成后,执行安装命令即可:
正常情况我们可以都能顺利安装完成上面的文件。
配置 kubelet
安装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对kubelet进行配置,因为用yum源的方式安装的kubelet生成的配置文件将参数--cgroup-driver改成了systemd,而docker的cgroup-driver是cgroupfs,这二者必须一致才行,我们可以通过docker info命令查看:
修改文件kubelet的配置文件/etc/systemd/system/kubelet.service.d/10-kubeadm.conf,将其中的KUBELET_CGROUP_ARGS参数更改成cgroupfs: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交换分区的,之前我们在手动搭建高可用的kubernetes 集群一文中已经提到过,Kubernetes从1.8开始要求关闭系统的 Swap ,如果不关闭,默认配置的kubelet将无法启动,我们可以通过 kubelet 的启动参数--fail-swap-on=false更改这个限制,所以我们需要在上面的配置文件中增加一项配置(在ExecStart之前):
当然最好的还是将swap给关掉,这样能提高kubelet的性能。修改完成后,重新加载我们的配置文件即可:
集群安装
初始化
到这里我们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master节点上用kubeadm命令来初始化我们的集群了:
命令非常简单,就是kubeadm init,后面的参数是需要安装的集群版本,因为我们这里选择flannel作为 Pod 的网络插件,所以需要指定–pod-network-cidr=10.244.0.0/16,然后是apiserver的通信地址,这里就是我们master节点的IP 地址。执行上面的命令,如果出现
上面的信息记录了kubeadm初始化整个集群的过程,生成相关的各种证书、kubeconfig文件、bootstraptoken等等,后边是使用kubeadm join往集群中添加节点时用到的命令,下面的命令是配置如何使用kubectl访问集群的方式:
最后给出了将节点加入集群的命令:
我们根据上面的提示配置好kubectl后,就可以使用kubectl来查看集群的信息了:
如果你的集群安装过程中遇到了其他问题,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进行重置:
安装 Pod Network
接下来我们来安装flannel网络插件,很简单,和安装普通的POD没什么两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节点有多个网卡的话,需要在kube-flannel.yml中使用--iface参数指定集群主机内网网卡的名称,否则可能会出现dns无法解析。flanneld启动参数加上--iface=
安装完成后使用kubectl get pods命令可以查看到我们集群中的组件运行状态,如果都是Running状态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master节点安装成功了。
kubeadm初始化完成后,默认情况下Pod是不会被调度到master节点上的,所以现在还不能直接测试普通的Pod,需要添加一个工作节点后才可以。
添加节点
同样的上面的环境配置、docker 安装、kubeadmin、kubelet、kubectl 这些都在Node(10.151.30.62)节点安装配置好过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 Node 节点上执行kubeadm join命令了(上面初始化的时候有),同样加上参数--ignore-preflight-errors=Swap:
我们可以看到该节点已经加入到集群中去了,然后我们把master节点的~/.kube/config文件拷贝到当前节点对应的位置即可使用kubectl命令行工具了。
到这里就算我们的集群部署成功了,接下来就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安装一些附加的插件,比如 Dashboard、Heapster、Ingress-Controller等等,这些插件的安装方法就和我们之前手动安装集群的方式方法一样了,这里就不在重复了,有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讨论。
相关链接
- https://kubernetes.io/docs/setup/independent/create-cluster-kubeadm/
- https://kubernetes.io/docs/setup/independent/install-kubeadm/
- https://niuhp.github.io/k8s/kubeadm.html
- https://blog.qikqiak.com/post/manual-install-high-available-kubernetes-cluster/
- https://www.haimaxy.com/course/pjrqx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