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院判决引发的「真假开源」事件回顾:OSI的“开源”主张未
近期,一场关于开放源代码定义解释权的争议引起了软件行业的关注。
争议源于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以下简称 OSI)在其官网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引用一件美国法院判决,并声称通过该判决确认了OSI在开放源代码定义解释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OSI在开源领域的重要影响力,此文章在软件行业内引发了较大反响,国内外开发者及相关机构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担忧。但随着深入挖掘本次案件的判决书等内容,“真相”也越发清晰。
先说结论:美国法院针对该案件的判决并没有涉及开源定义解释权。没有支持OSI的主张:即“开源”应该是一个有明确定义的专门术语,并且应由OSI这样的组织来掌握并解释。
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剖析拆解这起「真假开源」之争事件~
综上,美国法院针对该案件的判决并没有涉及开源定义解释权。本次争议的主要原因来自OSI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发布的文章,该文章存在较多对法院判决内容的不实描述。
但对开源定义解释权的追求,这确实是OSI长期努力的目标之一。
从《大教堂与集市》一书的介绍也可以看到,OSI从成立之初就尝试把“Open Source”注册为商标,以便他们可以合法地要求人们在符合开放源码定义(open source definition)的产品上使用“Open Source”标识;但是,美国商标局并未同意将这个描述性的短语注册为商标。虽然未获得“Open Source”注册商标,但OSI一直在致力于开源协议标准的制定和开源行业的推广,其制定并维护的开放源码定义也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同。
应当理解,开源本身就是一个源自“黑客文化”的商业模式,具有松散的“集市”型的运作特征,在开源行业的话语权从来都不是来自于官方机构的认证,而是直接与对开源事业的参与度和对开源项目的贡献度连接。
但是,考虑到OSI在业内的广泛影响力,以及技术人员对法律的不熟悉,经过本次OSI的宣传,很容易给技术人员一种直观的错觉,即采用OSI认证的开源协议发布的软件代码才是开源代码。
鉴于此,我们建议国内的监管部门和中国企业一起,通过成立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方式(类似于 OSI),做好各种开源协议的宣传、制定、认证和管理等工作,并且当后续出现涉及开源协议的争议时,可以作为独立第三方进行解释,解决争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