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ringBoot 系列 (八):SpringBoot 中的事务处理
前两章节主要讲解了在SpringBoot中关于对数据的操作,本章节将介绍如何进行事务处理。所有的数据访问技术都离不开事务处理,否则将会造成数据不一致。事务是一系列的动作,一旦其中有一个动作出现错误,必须全部回滚,系统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已完成的操作全部撤消,滚回到事务开始的状态,避免出现由于数据不一致而导致的接下来一系列的错误。事务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目前企业级应用开发中,事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1、SpringBoot事务机制
事务处理机制都会提供API来开启事务、提交事务来完成数据操作,或者在发生错误的时候回滚数据,避免数据的不完整性、不一致性。
SpringBoot事务机制实质上就是Spring的事务机制,是采用统一的机制处理来自不同数据访问技术的事务处理,提供了一个接口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已经为不同数据访问技术可以进行不同的实现,如下表。
涉及到接口关系如下:
接口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源码如下:
2、声明式事务
建立在AOP之上的,其本质是对方法前后进行拦截,然后在目标方法开始之前创建或者加入一个事务,在执行完目标方法之后根据执行情况提交或者回滚事务。声明式事务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这样就不需要在业务逻辑代码中掺杂事务管理的代码,只需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的事务规则声明(或通过基于@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式),便可以将事务规则应用到业务逻辑中。
Spring支持声明式事务,被注解的方法在被调用时,Spring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当方法无异常结束后,Spring会提交这个事务。
注:
(1)@Transactional是来自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包的。
(2)@Transactional不仅可以注解在方法上,也可以注解在类上。当注解在类上时,意味着此类的所有public方法都是开启事务的。如果类级别和方法级别同时使用了@Transactional注解,则使用在类级别的注解会重载方法级别的注解。
以下为注解@Transactional源码:
(为了缩小所占篇数,故去掉注释部分)
属性说明如下表:
在SpringBoot中,建议采用注解@Transactional进行事务的控制。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xcbeyond】的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