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monyOS 逐梦者周哲宇:从赛场到市场,解锁开发者成长密码
“2022 年底决定做 HarmonyOS 开发时,我连 API 适配的坑都踩不完,但现在回头看,正是那次‘赶早’的选择,让我们从学生团队变成了月营收数万元的创业者。” 在与 51CTO 的采访中,HarmonyOS 开发者周哲宇回忆起自己的开发 HarmonyOS 历程,语气里满是感慨。
作为鸿蒙生态早期参与者,他带领团队从一款待办清单 APP「便单」起步,先后斩获 HarmonyOS极客马拉松三等奖、OpenHarmony应用创新赛冠军,2024 年更是完成商业化转型,并且在2024年 HarmonyOS创新赛上以「流舟文件」作品斩获行业创新奖。如今又带着两款基于 HarmonyOS 6 的新品冲刺 2025 HarmonyOS创新赛,成为开发者群体中 “从赛场到市场” 的典型案例。
在焦虑中起步,跃入 HarmonyOS“蓝海”
时间回到 2022 年,虽然就读于热门的软件工程专业,但周哲宇还是陷入了就业焦虑中。“学长们都说工作难找,哪怕你是学计算机的,如果不是 C9 高校毕业、没有研究生学历,还是很难进入大厂工作。”周哲宇被现实泼了冷水。
“当时就想自己做项目攒经验,翻遍了各类开发系统和平台后,最终想起了 2019 年就关注过的 HarmonyOS。”周哲宇表示,当时,HarmonyOS 系统发布不久,生态尚处于早期阶段,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机会。“一方面,华为提供的赛事奖金非常诱人,当时一个学生团队获得三等奖就能拿到十万元奖金,对我而言非常有吸引力,有种‘我行我上’的冲动;另一方面,我也是一名‘花粉’,拥有多款华为设备,对 HarmonyOS 的分布式能力和多端部署理念非常认同,技术上比较先进,我觉得它是未来,我愿意在 HarmonyOS 上进行投资。”
于是,2022 年底,周哲宇携手两位大学舍友,一起组队参加了HarmonyOS极客马拉松。
周哲宇平时会经常使用待办清单类软件,但是市面上没有让他觉得特别满意的软件,自己创造的想法油然而生,加之 HarmonyOS 的分布式软总线机制,特别适合做多设备数据同步。于是,周哲宇便带着他的团队决定开发一款支持多设备数据同步的待办清单 APP,名为“便单”。
但是,开发过程远比想象中的艰难。由于选择了当时华为最新的 ArkTS 语言,而非主流的 Java,团队面临着 API 适配、资源稀缺的双重困境。周哲宇坦言,“当时,卡片刷新功能卡了我们好久,一度想放弃。但是团队最终还是坚持下来,甚至自研一套数据转码方案来实现复杂数据的跨设备同步。”
历经六个月开发,“便单” 在 2023 年 5 月上线,成为鸿蒙生态第一批使用 ArkTS 语言开发的 HarmonyOS 应用。上线后不久,团队便带着这款产品报名了 2023 年 HarmonyOS极客马拉松活动,最终从众多参赛队伍中突围进入决赛,获得三等奖。
周哲宇团队
“总共 12 支队伍进决赛,我们能拿到名次已经很惊喜了,而且颁奖的是余承东余总,这让华为不少部门注意到了我们,后面给予了很多支持。” 这次比赛不仅给了团队信心,更带来了关键资源 。他们随后被邀请参加 OpenHarmony应用创新赛,将 “便单” 开源适配后,一举夺得冠军,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十万元奖金,实现了 2023 年 “比赛大满贯”。
从赛场到市场,初创团队的跨越进阶
“2023 年拿完冠军后,我们就想,不能只停留在比赛层面了。”2024 年,周哲宇团队的重心彻底转向商业化。这一年,鸿蒙单框架版本发布,作为早期开发者,周哲宇团队拿到新版本后紧急适配,4 月 17 日便上线了基于鸿蒙单框架的 “便单” 新版本,成为首批支持该框架的应用之一。
为了更好地运营产品,周哲宇在 2024 年 4 月成立了公司,团队从 3 人扩展到 6 人,除了核心开发,还加入了财务和运营角色。除了迭代 “便单”,他们还与其他开发者合作,推出了 “溏心音乐” APP,并助力其登上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4(HDC 2024)舞台。周哲宇告诉51CTO,“溏心音乐不是我们开发的,但我们帮它做包装、运营,现在也成了团队的核心产品之一。”
商业化的成效很快显现。2024 年 10 月,团队实现月营收数万元,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学生团队到公司,最大的变化是要考虑用户留存和营收模式。” 周哲宇说,他们不再只关注 “技术酷不酷”,而是更在意 “用户需不需要”。
不过,商业化也意味着取舍。2024 年 HarmonyOS创新赛中,周哲宇团队的成绩并不理想,只获得了行业创新奖。“当时忙着毕业,又要做鸿蒙单框架适配和商业化,实在分身乏术。” 但他并不后悔:“比赛是跳板,市场才是最终的考场。2024 年的积累,为我们 2025 年再冲赛场打下了基础。”
2025 重返创新赛,志在成长与破圈
2025 年,周哲宇团队重新聚焦 HarmonyOS创新赛,这次他们带来了两款精心打磨的新品「来一杯吧」和「响记」,都是基于 HarmonyOS 6 开发,充分融合了 HarmonyOS 最新的技术特性。
「来一杯吧」是一款记录饮品摄入、分析营养成分的应用,深度融合了 HarmonyOS 6 的多端部署、分布式同步和 AI 智能体能力;「响记」则主打跨设备数据中转与隐私保护,支持人脸识别加密和实时模糊防窥。
“「来一杯吧」是我们最有信心的产品,光是折叠屏适配就做了好几种。” 周哲宇介绍,这款记录饮品摄入的 APP,核心创新点在于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分布式+智能体”。在多端部署上,它不仅支持手机、平板,还针对华为不同形态的折叠屏(阔折叠、小折叠、三折叠)做了专属 UI 设计,通过 HarmonyOS 6 的新接口实现了引力动效,视觉体验更流畅;在分布式能力上,用户的身高、体重等基础信息可以通过局域网在多设备间同步,无需重复填写,同时计划接入华为云空间,实现跨网络数据同步;而在智能体方面,它接入了 HarmonyOS 6 AgentFrameworkKit,可以自动分析用户的咖啡因、酒精摄入情况,推荐合适的饮品,还支持语音记录,解决了“记录太复杂没人用”的痛点。周哲宇表示,目前,「来一杯吧」已进入邀请测试阶段,用户反馈远超预期。
另一款产品 「响记」则聚焦数据中转与隐私保护。“可以把它理解成多设备间的‘临时文件夹’,用户能把文本、图片、链接存进去,在不同设备间同步。” 周哲宇说,这款产品的核心亮点是隐私功能,不仅有需要人脸验证的 “私密空间”,还能实时检测屏幕观看者,若发现他人偷看,会自动模糊内容并提醒用户。“我们和华为数据隐私团队做了深度对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目前 「响记」已经实现了基础的数据同步与隐私保护功能,后续计划加入 AI 向量化能力,打造个人知识库。
对于 2025 年创新赛的目标,周哲宇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不再只是为了奖项,更希望借助赛事为新品造势,同时让团队中更多人获得个人成长和认可。”
经验之谈:比赛靠“策略”,新手“小赛”起
作为多次参赛的“老手”,周哲宇总结出实用的赛事方法论。“路演时间有限,关键是要突出作品特点。”而在运营层面,他特别看重“前期蓄水”。“早在开发期间我们就会在社群中积累意向用户,上线后第一时间邀请内测,积累用户,也为后续商业转化打好基础。”
作为从学生开发者成长起来的创业者,周哲宇也给想要加入鸿蒙生态的新手提了几点建议。他坦言,如今的 HarmonyOS创新赛参赛队伍越来越多,专业度也越来越高。
“最重要的是拿到资源。” 周哲宇强调,早期开发时,他们常因找不到解决方案陷入困境,但加入 HarmonyOS 开发者社区、参与官方比赛后,能直接对接华为技术团队,“有问题能及时解决,比自己闷头踩坑强太多”。此外,他建议新手从 “小需求” 切入,“不用一开始就做复杂的产品,像我们最初只是解决‘多设备记待办’的小痛点,慢慢迭代就能做出用户认可的东西”。
结语
回顾 HarmonyOS 开发历程,周哲宇感慨道,“我很幸运赶上了鸿蒙生态的早期红利,从一个焦虑的大学生,变成了能带领团队做出商业化产品的创业者。” 如今,他的公司虽只有 6 人,却已成为鸿蒙生态中活跃的一员,而他自己也获评 “鸿蒙先锋”、“华为开发专家”、“HarmonyOS 金牌开发者达人”等荣誉称号。对于未来,他希望继续深耕鸿蒙生态,“HarmonyOS 的分布式、智能体技术还在不断进化,还有很多创新空间,我们想跟着生态一起成长,做出更多让用户觉得‘好用’的产品。”
从赛场到市场,从学生到创业者,周哲宇的经历或许正是鸿蒙生态活力的缩影。在这里,只要有好的想法和坚持下去的勇气,每一位开发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开发者,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塑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