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智能手表是鸡肋还是刚需?

lazihuman
发布于 2020-9-4 18:08
浏览
0收藏

自1972年日本精工公司发表第一款数字手表-“脉冲星”,至2015年Apple Watch第一代推出,智能手表的发展已走过近50个年头。

它就像除了手机以外的第二块屏幕,抬腕即阅。

不必时时刻刻将手机随身携带,只需一只智能手表,出去散心、跑步,抑或驾车、开会,接打电话、收发信息、运动管理、计划提醒等等,都可以通过这只手表解决。

纵然对于部分人而言,智能手表可以有,却非必要。

但对于真正需要的人,确实是件有价值的商品,改善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随着智能手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也延伸出了一些面向特定人群的手表类型,比如儿童、老年智能手表。

特别针对老年智能手表,由于老年人群操作能力和需求的局限性,不少人开始也质疑产品过于鸡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421家庭模式、三世同堂将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家庭趋于小型化。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养老模式逐渐弱化。

据了解,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已排名世界第一,而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成为老年人中的“主力军”。

老年智能手表真的有传言中的鸡肋吗?

亲身体验,就我的家庭在使用的物语智能老年手表并不是这样。

手表除了佩戴舒适,保留了传统智能手表具备的日常查看天气、时间、计步、轨迹及测血压、心率这些基本功能。侧面两个机械按键,可便捷操作SOS一键报警和功能切换,同时舍弃了一些老年人不必要的应用。

取而代之,将更多功能操作设置及数据、信息查看,交由年轻家属,并通过小程序实现,进而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比如当设置了电子围栏,老人走出或走进围栏都可以选择设置报警。这对了解独居老人的实时活动状态非常有效。

当然也有人最担忧的手表待机时长。

就传统智能手表相对会久一些,基本可保持一周待机使用,并且在低电量时会向家属发送低电量预警提醒。

这似乎也是一个讯号,告诉你也许已太久没有关心或者联系他们了。

总而言之,智能手表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但对父母的关心,并不是一个手表如此简单。

 

来源:知乎

分类
已于2020-9-4 18:08:44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