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诞生3000万鸿蒙用户,华为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1.过去的一周内,其实除了滴滴的轰动性事件。
还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去了解,甚至深入研究它的逻辑。
7月8号,华为官方宣布鸿蒙用户突破了3000万,这离鸿蒙发布刚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华为手机销量从过去市占率40%跌倒了10%的背景之下,有3000万用户升级了鸿蒙操作系统,成为了华为的“订阅用户”,这条增长曲线的逻辑是什么?
它能不能给我们业务增长带来一些思考?
2.我总结了两点和大家探讨。
首先是原点技术的提升。
什么是原点技术?
1987年,华为成立之初,还仅仅是一家贸易公司,当时它的主要生意是代理国外的交换机。
后来,华为研发出了自己的交换机,并向市场推广。
在这里,华为从事的领域和技术都在于交换机这个点上。
这就是华为的原点技术,也就是给运营商生产交换机。
假如仅仅是做这个,华为可能会和联想一样,通过贸易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然后开始生产中低端科技含量的产品,通过价格优势,成为交换机行业的老大而已。
但我们都知道,华为没有这么做,选择的是“技工贸”的路线。
它通过交换机业务的向上拓展,一步步切入电信基站业务,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巨头。
在通信领域做到领先后,华为又把目光放在通信终端的研发上,拓展到了手机业务。
现在手机业务因为核心硬件的芯片被美国人限制和制裁,不可避免的市场份额在下滑,华为切入到了另一个应用场景,软件生态。
瞄准到了更为底层的操作系统,特别是针对于未来万物互联新时代的操作系统。
这一步一步的市场选择和业务开展,一个月获得3000万用户的基础能力,其实都来源于华为原点技术的不断提升,就像是在慢慢点出自己的“科技树”。
我们想一下,当初华为停留在简单的交换机贸易上,那它可能只是另一个联想。
而且,现在连联想都已经调整了业务结构,这个如果你们感兴趣,我们在后面的文章详细聊一聊。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原点技术是什么?提升方向又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可应用的更多场景?
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我们正在服务的PSP客户东莞创生机械。
这家企业生产耐酸碱的立式泵浦,这是他们原点的技术能力。
他们依靠着这项原点技术,在连续电镀行业获得30%左右的市场。
还有,我们服务的另一家PSP客户,苏州明阳科技,他们的原点技术是自润滑材料的开发,原点产品是自润滑轴承,服务于汽车座椅厂家。
他们两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定,他们的原点技术都是某一个方面,而且服务于某一个领域,并且进入领域时机非常不错,都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但是,他们这么做,也有着很明显的潜在风险。
假如他们所服务的这个行业,或者是产品技术发生了迭代。
那么,公司的业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很多公司就因为跟着行业跑,一旦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公司业务也在走下坡。
假如遇到了像华为的情况,比如说受到了某种特别的限制,这个行业受到了很大影响的话,那生意怎么办?
与华为一样,第一、通过提升原点技术能力,找到新的应用领域。
第二、在原点技术上研发了产品之后,需要发现更多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
像明阳科技就通过在自润滑轴承积累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到冶金工业零件研发,汽车座椅的传力杆研发,成为高性能复杂零部件的定制平台。
其次,明阳科技过去跟上了中国汽车爆发式增长的时机,成长当然很快。
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只是单一的汽车座椅领域的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持续的业务增长需求,经过PSP专家团队实际调研和探讨,我们建议明阳科技还要去做两件事:
1、在现有核心业务的汽车座椅应用上,提升技术能力,增加多行业座椅应用,比如去提供飞机高铁座椅、工学座椅、电竞椅。
2、从汽车座椅解决方案增加高增长行业的解决方案,比如医疗、健康器械、智能家居零部件这些已经显露出高爆发增长趋势的领域。
同样,东莞创升的泵浦除了服务于五金、塑胶电镀行业,有耐酸碱的技术实力以外。
他们也可以小步的迭代技术,让相关的产品应用到废水、废气处理行业、半导体IC电子、光伏行业,一步一步的去拔高。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以技术和产品原点为中心的XY轴。
Y轴是基于同一个原点技术不断向上提升,拓展新的机会。
X轴就是同样的技术,我们去发现更多的应用场景,不只服务于某一个行业。
3.第二点,足够强大的品牌力量。
鸿蒙为什么一个月能做到3000万用户增长,这和华为品牌自身的号召力有很大关系。
华为不只是低头死磕技术做产品,打造品牌形象也没落下。
这是用户增长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甚至在很多领域,品牌就代表着行业的话语权。
比方说,富士康所从事的手机代工产业。
富士康曾经生产了超过60%的iPhone,但也只能拿到5%的利润。
苹果公司的毛利润却接近40%,并且近些年来,富士康的利润在竞争之下,也一直被压缩。
在苹果面前根本就没什么议价能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再比如服装产业中,国际大厂之所以为大厂,像H&M和Nike这样的企业甚至可以打着所谓的“新疆棉花”的旗号,逼迫上游厂家更换供应商,扰乱中国稳定的产业结构。
根本原因不在于质量,而在于产品以外的服务和品牌形象。
中国由于在过去几十年发展的太快,许多企业注重数字的增长,忽视了品牌建设。
假如中国能有一两个自己的Nike,阿迪出现,那真的轮不到这些国外企业如此的叫嚣。
以前中央电视台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广告语“相信品牌的力量”。
品牌的力量源自于什么?
这与第一点的原点技术是同向而行的。
只有做到了细分领域的顶尖,品牌效应才会最大化。
像华为、台积电,甚至韩国的三星,日本的索尼,这些企业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到前列。
在高品质的情况之下,加强自身品牌的塑造,增加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辨识度。
比如我们一说到空调,大家就会想到格力,谈到插座就想到公牛,一谈到洗衣机想到海尔,谈到运动鞋我们也会想到李宁和安踏。
只有企业将品牌意识灌输到消费者心中,业绩的增长才有可能源源不断。
4.对我们很多企业来说,用户的增长,业绩的增长,就在于企业原点技术的向上突破,以及给技术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服务老客户之外,具备打开更广阔市场的能力。
这样的产品才能有一个强大生命力的周期。
当然,除了产品能力之外,我们还需要有建立品牌和维护品牌的意识。
这也是对短期机会的把握,甚至对长期主义的一种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