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姗姗来迟的Redis分布式锁
作者 | 敖丙
来源 | 敖丙(ID:JavaAudition)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Aobingcool)
前言
上一章节我提到了基于zk分布式锁的实现,这章节就来说一下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实现吧。
- zk实现分布式锁的传送门:zk分布式锁
在开始提到Redis分布式锁之前,我想跟大家聊点Redis的基础知识。
说一下Redis的两个命令:
setnx 是SET 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则 SET)的简写。
用法如图,如果不存在set成功返回int的1,这个key存在了返回0。
将值 value 关联到 key ,并将 key 的生存时间设为 seconds (以秒为单位)。
如果 key 已经存在,setex命令将覆写旧值。
有小伙伴肯定会疑惑万一set value 成功 set time失败,那不就傻了么,这啊Redis官网想到了。
setex是一个原子性(atomic)操作,关联值和设置生存时间两个动作会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我设置了10秒的失效时间,ttl命令可以查看倒计时,负的说明已经到期了。
跟大家讲这两个命名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是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关键。
正文
开始前还是看看场景:
我依然是创建了很多个线程去扣减库存inventory,不出意外的库存扣减顺序变了,最终的结果也是不对的。
单机加synchronized或者Lock这些常规操作我就不说了好吧,结果肯定是对的。
我先实现一个简单的Redis锁,然后我们再实现分布式锁,可能更方便大家的理解。
还记得上面我说过的命令么,实现一个单机的其实比较简单,你们先思考一下,别往下看。
setnx
可以看到,第一个成功了,没释放锁,后面的都失败了,至少顺序问题问题是解决了,只要加锁,缩放后面的拿到,释放如此循环,就能保证按照顺序执行。
但是你们也发现问题了,还是一样的,第一个仔set成功了,但是突然挂了,那锁就一直在那无法得到释放,后面的线程也永远得不到锁,又死锁了。
所以....
setex
知道我之前说这个命令的原因了吧,设置一个过期时间,就算线程1挂了,也会在失效时间到了,自动释放。
我这里就用到了nx和px的结合参数,就是set值并且加了过期时间,这里我还设置了一个过期时间,就是这时间内如果第二个没拿到第一个的锁,就退出阻塞了,因为可能是客户端断连了。
加锁
整体加锁的逻辑比较简单,大家基本上都能看懂,不过我拿到当前时间去减开始时间的操作感觉有点笨, System.currentTimeMillis()消耗很大的。
System.currentTimeMillis消耗大,每个线程进来都这样,我之前写代码,就会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开一个线程不断去拿,调用方直接获取值就好了,不过也不是最优解,日期类还是有很多好方法的。
解锁
解锁的逻辑更加简单,就是一段Lua的拼装,把Key做了删除。
你们发现没,我上面加锁解锁都用了UUID,这就是为了保证,谁加锁了谁解锁,要是你删掉了我的锁,那不乱套了嘛。
LUA是原子性的,也比较简单,就是判断一下Key和我们参数是否相等,是的话就删除,返回成功1,0就是失败。
验证
我们可以用我们写的Redis锁试试效果,可以看到都按照顺序去执行了
思考
大家是不是觉得完美了,但是上面的锁,有不少瑕疵的,我没思考很多点,你或许可以思考一下,源码我都开源到我的GItHub了。
而且,锁一般都是需要可重入行的,上面的线程都是执行完了就释放了,无法再次进入了,进去也是重新加锁了,对于一个锁的设计来说肯定不是很合理的。
我不打算手写,因为都有现成的,别人帮我们写好了。
redisson
redisson的锁,就实现了可重入了,但是他的源码比较晦涩难懂。
使用起来很简单,因为他们底层都封装好了,你连接上你的Redis客户端,他帮你做了我上面写的一切,然后更完美。
简单看看他的使用吧,跟正常使用Lock没啥区别。
上面可以看到我用到了getLock,其实就是获取一个锁的实例。
RedissionLock也没做啥,就是熟悉的初始化。
加锁
有没有发现很多跟Lock很多相似的地方呢?
尝试加锁,拿到当前线程,然后我开头说的ttl也看到了,是不是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获取锁
获取锁的时候,也比较简单,你可以看到,他也是不断刷新过期时间,跟我上面不断去拿当前时间,校验过期是一个道理,只是我比较粗糙。
底层加锁逻辑
你可能会想这么多操作,在一起不是原子性不还是有问题么?
大佬们肯定想得到呀,所以还是LUA,他使用了Hash的数据结构。
主要是判断锁是否存在,存在就设置过期时间,如果锁已经存在了,那对比一下线程,线程是一个那就证明可以重入,锁在了,但是不是当前线程,证明别人还没释放,那就把剩余时间返回,加锁失败。
是不是有点绕,多理解一遍。
解锁
锁的释放主要是publish释放锁的信息,然后做校验,一样会判断是否当前线程,成功就释放锁,还有个hincrby递减的操作,锁的值大于0说明是可重入锁,那就刷新过期时间。
如果值小于0了,那删掉Key释放锁。
是不是又和AQS很像了?
AQS就是通过一个volatile修饰status去看锁的状态,也会看数值判断是否是可重入的。
所以我说代码的设计,最后就万剑归一,都是一样的。
总结
这个写了比较久,但是不是因为复杂什么的,是因为个人工作的原因,最近事情很多嘛,还是那句话,程序员才是我的本职写文章只是个爱好,不能本末倒置了。
大家会发现,你学懂一个技术栈之后,学新的会很快,而且也能发现他们的设计思想和技巧真的很巧妙,也总能找到相似点,和让你惊叹的点。
就拿Doug Lea写的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来说,他写了一行代码,你可能看几天才能看懂,大佬们的思想是真的牛。
我看源码有时候也头疼,但是去谷歌一下,自己理解一下,突然恍然大悟的时候觉得一切又很值。
学习就是一条时而郁郁寡欢,时而开环大笑的路,大家加油,我们成长路上一起共勉。
我是敖丙,一个在互联网苟且偷生的工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