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 最佳实践
RESTful API 最佳实践
RESTful 是目前最流行的 API 规范,适用于 Web 接口规范的设计。让接口易读,且含义清晰。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易于理解和使用的 API,并且借助 Docker api 的实践说明。
URL 设计
1.1 动词 + 宾语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客户端发出的数据操作指令都是「动词 + 宾语」的结构,比如 GET /articles这个命令,GET是动词,/articles是宾语。
动词通常来说就是五种 HTTP 方法,对应我们业务接口的 CRUD 操作。而宾语就是我们要操作的资源,可以理解成面向资源设计。我们所关注的数据就是资源。
◆ GET: 读取资源
◆ POST:新建资源
◆ PUT:更新资源
◆ PATCH:资源部分数据更新
◆ DELETE:删除资源
正确的例子
◆ GET /zoos:列出所有动物园
◆ POST /zoos:新建一个动物园
◆ GET /zoos/ID:获取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
◆ PUT /zoos/ID:更新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提供该动物园的全部信息)
◆ PATCH /zoos/ID:更新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提供该动物园的部分信息)
◆ DELETE /zoos/ID:删除某个动物园
◆ GET /zoos/ID/animals:列出某个指定动物园的所有动物
◆ DELETE /zoos/ID/animals/ID:删除某个指定动物园的指定动物
1.2 动词的覆盖
有些客户端只能使用GET和POST这两种方法。服务器必须接受 POST 模拟其他三个方法(PUT、PATCH、DELETE)。
这时,客户端发出的 HTTP 请求,要加上 X-HTTP-Method-Override 属性,告诉服务器应该使用哪一个动词,覆盖 POST 方法。
1.3 宾语必须是名词
就是 API 的url ,是 HTTP 动词作用的对象,所以应该是名词。例如 /books 这个 URL 就是正确的,而下面的 URL 不是名词,都是错误的写法。
错误示范:
GET /getAllUsers?name=jl
POST /createUser
POST /deleteUSer
1.4 复数名词
URL 是名词,那么是使用复数还是单数?
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我们通常操作的数据多数是一个集合,比如 GET /books ,所以我们就使用复数。
统一规范,建议都使用复数 URL, 比如 获取 id = 2 的书 GET /books/2 要好于 GET /book/2。
1.5 避免出现多级 URL
有时候我们要操作的资源可能是有多个层级,因此很容易写多级 URL,比如获取某个作者某种分类的文章。
GET /authors/2/categories/2 获取作者ID = 2 分类 = 2 的文章
”
这种 URL 不利于拓展,语义 也不清晰。
更好的方式就是 除了第一级,其他级别都是通过查询字符串表达。
正确方式:GET /authors/12?categories=2
查询已发布的文章
错误 写法:GET /artichels/published
正确写法:GET /artichels?published=true
过滤信息(Filtering)
状态码如果记录数量很多,服务器不可能都将它们返回给用户。API应该提供参数,过滤返回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参数。
◆ ?limit=10:指定返回记录的数量
◆ ?offset=10:指定返回记录的开始位置。
◆ ?page=2&per_page=100:指定第几页,以及每页的记录数。
◆ ?sortby=name&order=asc:指定返回结果按照哪个属性排序,以及排序顺序。
◆ ?animal_type_id=1:指定筛选条件
参数的设计允许存在冗余,即允许API路径和URL参数偶尔有重复。比如,GET /zoo/ID/animals 与 GET /animals?zoo-id=ID 的含义是相同的。推荐后者,避免出现多级URL。
2.1 状态码必须精确
客户端的请求,服务请求都必须响应,包含 HTTP 状态码和数据。
HTTP 状态码就是一个三位数,分成五个类别。
◆ 1xx:相关信息
◆ 2xx:操作成功
◆ 3xx:重定向
◆ 4xx:客户端错误
◆ 5xx:服务器错误
2.2 2xx 状态码
200状态码表示操作成功,但是不同的方法可以返回更精确的状态码。
◆ GET: 200 OK
◆ POST: 201 Created
◆ PUT: 200 OK
◆ PATCH: 200 OK
◆ DELETE: 204 No Content
2.3 4xx 状态码
4xx状态码表示客户端错误,主要有下面几种。
◆ 400 Bad Request:服务器不理解客户端的请求,未做任何处理。
◆ 401 Unauthorized:用户未提供身份验证凭据,或者没有通过身份验证。
◆ 403 Forbidden:用户通过了身份验证,但是不具有访问资源所需的权限。
◆ 404 Not Found:所请求的资源不存在,或不可用。
◆ 405 Method Not Allowed:用户已经通过身份验证,但是所用的 HTTP 方法不在他的权限之内。
◆ 410 Gone:所请求的资源已从这个地址转移,不再可用。
◆ 415 Unsupported Media Type:客户端要求的返回格式不支持。比如,API 只能返回 JSON 格式,但是客户端要求返回 XML 格式。
◆ 422 Unprocessable Entity :客户端上传的附件无法处理,导致请求失败。
◆ 429 Too Many Requests:客户端的请求次数超过限额。
2.4 5xx 状态码
5xx状态码表示服务端错误。一般来说,API 不会向用户透露服务器的详细信息,所以只要两个状态码就够了。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客户端请求有效,服务器处理时发生了意外。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一般用于网站维护状态。
服务器响应
3.1 不要返回纯文本
API 返回的数据格式,不应该是纯文本,而应该是一个 JSON 对象,因为这样才能返回标准的结构化数据。所以,服务器回应的 HTTP 头的 Content-Type 属性要设为 application/json 。
客户端请求时,也要明确告诉服务器,可以接受 JSON 格式,即请求的 HTTP 头的ACCEPT 属性也要设成 application/json。下面是一个例子。
3.2 发生错误的时候,不要返回 200 状态码
有一种不恰当的做法是,即使发生错误,也返回200状态码,把错误信息放在数据体里面,就像下面这样。
错误例子:
HTTP/1.1 200 OK
ConteNTP-Type: application/json
{
"status": "fail",
"msg": "错误"
}
上面代码中,解析数据体以后,才能得知操作失败。
这张做法实际上取消了状态码,这是完全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状态码反映发生的错误,具体的错误信息放在数据体里面返回。下面是一个例子。
正确方式:
HTTP/1.1 400 Bad Request
ConteNTP-Type: application/json
{
"status": "fail",
"msg": "错误"
}
docker RESTful 规范解析
接下来我们分析 docker api 对于 restful 的使用,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设计。
docker 文档 url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api/v1.19/
4.1 GET 获取容器列表
GET /v1.19/containers/json?all=1&before=8dfafdbc3a40&size=1 HTTP/1.1
通过 all=1&before=8dfafdbc3a40&size=1 过滤容器数据
4.2 GET 获取指定ID或者名字容器
GET /containers/(id or name)/json
GET /v1.19/containers/4fa6e0f0c678/json HTTP/1.1
4.3 GET 获取某个容器的进程
GET /v1.19/containers/4fa6e0f0c678/top HTTP/1.1
假如想过滤进程等可以通过查询字符串实现
GET /v1.19/containers/4fa6e0f0c678/top?ps_args=aux HTTP/1.1
返回的数据
HTTP/1.1200 OK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Titles" : [
"USER","PID","%CPU","%MEM","VSZ","RSS","TTY","STAT","START","TIME","COMMAND"
]
"Processes" : [
[
"root","13642","0.0","0.1","18172","3184","pts/0","Ss","17:03","0:00","/bin/bash"
],
[
"root","13895","0.0","0.0","4348","692","pts/0","S+","17:15","0:00","sleep 10"
]
],
}
4.4 POST 创建容器
POST /containers/create
POST /v1.19/containers/create HTTP/1.1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12345
{
"Hostname": "",
"Domainname": "",
"User": "",
"AttachStdin": false,
"AttachStdout": true,
"AttachStderr": true,
"Tty": false,
"OpenStdin": false,
"StdinOnce": false,
"Env": [
"FOO=bar",
"BAZ=quux"
],
"Cmd": [
"date"
],
"Entrypoint": null,
"Image": "ubuntu",
"Labels": {
"com.example.vendor": "Acme",
"com.example.license": "GPL",
"com.example.version": "1.0"
},
"Volumes": {
"/volumes/data": {}
}
}
4.5 DELETE 删除容器
根据容器 id 删除一个容器,v是请求是否删除 容器 volumes
DELETE /v1.19/containers/16253994b7c4?v=1 HTTP/1.1
Query parameters:
◆ v – 1/True/true or 0/False/false, Remove the volumes associated to the container. Default false.
◆ force - 1/True/true or 0/False/false, Kill then remove the container. Default false.
◆ link - 1/True/true or 0/False/false, Remove the specified link associated to the container. Default false.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码哥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