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苹果手机的“理财神话”,破了?

开源news
发布于 2022-9-24 23:53
浏览
0收藏

旗舰机炒货周期急剧缩短。

华为苹果手机的“理财神话”,破了?-鸿蒙开发者社区

来源 | Tech星球,文 | 杨晓鹤

每年苹果和华为的年度旗舰机首售期,都是“消费者兴奋、经销商沸腾”的日子。

因为黄牛能在消费链上赚钱的机会,就是在首售期那段供货不足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内。

每年如果货源充足,苹果和华为的经销商、黄牛赚走几十万不成问题。特殊情况甚至能赚两年,比如华为 Mate 40 发布后一直被热炒,现在有货都能加价 1000 元卖掉。

但没想到的是,2022 年的智能机旗舰擂台赛频出意外,让很多想大赚一波的人,亏掉了眼镜。

9 月 16 日是苹果首售日,当天“iPhone 14 破发 100 元”就登上热搜。虽然前期基础版难以加价是每年常态,但今年破发的速度还是出人意料。

​虽然,iPhone 14 Pro/Pro max 依旧需要加价,Tech 星球对比后发现,加价幅度也没有往年高。

而华为的 Mate 50 首售日是 9 月 21 日,各大电商平台及线下门店抢购十分火爆,线上平台热销机型 10 秒内售罄,各种版本的型号均十分难抢购到,部分交了 200 元定金的消费者,也没拿到货。

​闲鱼、店外黄牛等交易渠道,保时捷版本甚至加价了 1 万元。但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备货不足造成的哄抬市场价格,不少货还囤积在经销商、黄牛手里。


而依照目前形势来看,苹果 iPhone 14 系列首批备货比往年要多出很多,Tech 星球在北京三里屯旗舰店探访发现,iPhone 14 基础版已经可以随时下单,前几天在门店后门围聚的黄牛已经不见踪影。

华为的 Mate 50 系列很多店都没有货,有黄牛失策地认为没有 5G 的 Mate 50,应该不会像 Mate 40 那么具有长久热度,也就没有那么集中炒货。

每年苹果和华为手机化身理财产品的热闹景象,真的不复存在了吗?



2022 年了,还加价买苹果手机?


90 后互联网从业者李文,在苹果首售日拿到了 iPhone14 Pro max。


“自己一直用的是 iPhone12,我今年是要换手机,朋友就很留心在帮抢购。”李文告诉 Tech 星球,很幸运当天加价就拿到了货。发布朋友圈后,也是成功秀了一波。

但李文其实内心,没有以前买到 iPhone 那种兴奋了,毕竟 14 的包装盒相比上代都没什么大变化。

实际上,iPhone 14 今年根本就不用抢购,很多苹果体验店里,iPhone 14 基本都可以提现货。而且 iPhone 14 升级幅度比较小。

“如果是装格调,肯定是选 Pro 系列,外观上 Pro 3 个镜头,14 就 2 个镜头,区别还是很明显;性价比角度看,14 基础版也比不过降价的 iPhone 13 Pro。”

从消费者角度看是如此,而从黄牛角度看,只有哪款赚不赚钱。北京苹果手机个体交易户张强告诉 Tech 星球,自己早就预料到 iPhone 14 会破发。

“第一不缺芯片,第二苹果加大了产量,所以黄牛加价周期,从每年的半个月到一个月,直接缩短到了 2 天。”

从他自己操作的经验看,如果当天收的货,没能及时转手给消费者,当天就一定要卖给经销商,否则亏损是一定的。

网上流传的一张黄牛照片显示,往年端着不愁卖的黄牛,今年愁眉苦脸地捂着脸。

因为机器都是黄牛加价从消费者手中买到的,iPhone 14 大概要加 200 元,14 Pro 大概要加 800 起,14 Pro Max 要加 1000 起。iPhone 14 破发的速度,直接让让他们不得不低于官网原价,赔钱卖出。

华为苹果手机的“理财神话”,破了?-鸿蒙开发者社区


这其中还有个规律,iPhone 14 越大的内存版本,破发的越多。不少黄牛亏损的型号,主要的就是 iPhone 14 256 和 512 内存的版本,一部手机亏三五百元是常态。而 Pro 和 Pro max 越大内存的版本,却可以加价更多,还不愁销路。

不仅“散兵”黄牛,很多渠道经营者也在加价售卖。数码店连锁品牌顺电中,iPhone 14 Pro 和 14 Pro Max 加了 2000,顶配 1TB 甚至加了 3000 元。

有消费者表示,都 2022 年了,还加价这么多买一部苹果手机,并没有那么值得,毕竟手上的 iPhone 13 Pro 也足够用。

当然,iPhone14 Pro 和 Pro Max 也并非是绝佳的理财产品。目前苹果官网显示,iPhone14 Pro 即日下单,预计发货时间为 5~6 周,而 iPhone14 Pro Max 则为 6~7 周,远超去年 iPhone 13 Pro 系列平均 3~4 周的等待时间,创下苹果历史上最长“等待时间”。

这也意味着,很多用户得等到 10 月份和 11 月份,才能拿到手机。有网友认为,等一两月才能拿到货,苹果也不支付消费者 1 万多元的买单利息。

张强则表示,他们倒也不怕亏钱,毕竟如果是从官网订的货,卖不动还可以退货。

但他也承认,消费者确实更理性了,第一天找他买货的人还挺多,后面几天人数就下降不少。“一时兴起购买,为了理财的变少了。”



华为难成二级市场理财硬通货


华为 Mate 50 刚刚开启预售,行情也可窥一斑。

9 月 6 日发布当天后,华为线下体验店中体验 Mate 50 的消费者并不是很多。

因此,不少人认为 Mate 50 没有 5G,外观设计相比上一代甚至有退步,应该不会大卖。但是,21 日首售日赶来提货的人还是不少。

和苹果手机的情况类似,华为这面也是越高端版本越吃香。

对标 iPhone 14 Pro Mmax 的华为 Mate 50 保时捷版本,虽然官方售价仅比前者低 500 元,但目前黄牛已经把价格定在了 2.3 万元,超出原价 1 万元,相比昨天热搜“最高加价 8000元”,隔了一天又涨了 2000 元。

外加 Mate 50 这次采用了昆仑玻璃屏幕,这种屏幕材质官方宣称耐摔性提升 10 倍,但需要加价 200 元,不少消费者也优先抢购这类屏幕的型号。不少经销商将这款手机加价 1000 元出售。

9 月 22 日,Tech 星球探访了北京多家华为体验店,店内都没有货源,有销售告诉 Tech 星球,“需要去找有货源的门店。”

华为苹果手机的“理财神话”,破了?-鸿蒙开发者社区

图注:华为经销店,Tech 星球摄影

而这些所谓有货源的店,大多不是华为的官方体验店,所以售卖时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

普遍溢价销售是常态,部分加盟店铺怕消费者向华为举报,则玩起前年 Mate 40 热销期间,经常出现的捆绑销售套路。

捆绑销售就是要求消费者购买手机时,附带购买碎屏险或者耳机等物件。碎屏险一年 499 元,两年 798 元。

客观来说,华为 Mate 系列换屏价格高达 1600 元,碎屏险还是比较划算的选择,但不买碎屏险,则不卖手机,就是在剥夺消费者选择的权利。

在经销商、黄牛看来,这次在苹果身上亏的钱,能在华为身上赚回来。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短期华为手机比苹果行情热,可能是特殊因素造成。

首先,华为两年没发布 Mate 系列,确实有不少用户到了要换手机的时间节点。其次,华为这次首批备货不多,也造成首售期的 Mate 50 供不应求 。

目前,微博上有爆料称,华为首批备货规模在 400 万左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会少于此数据。

21 日当天,包括官网和京东天猫在内的很多电商平台,Mate 50 基本是 10 秒内都被抢购光。

一位华为经销商告诉 Tech 星球,Mate 50 的备货量应该远少于同期 Mate 40。“我们这个地级市,首批就给了 200 台 Mate 50,比 Mate 40 时期少给了三分之一的货。”

不知是华为对 4G 手机市场热度难预估,还是昆仑玻璃量产爬坡难度大,从各种渠道感知看,Mate 50 的首批备货确实不够多,甚至不少网友认为是“饥饿营销”。“(Mate 50)真要像 iPhone 14 系列首发当天到那么多货,抢他的黄牛们裤子都得赔没”,一位用户在社交渠道表示。

与 Mate 40 5G 版本至今还在溢价销售不同,不少人认为 Mate 50 的热度也不会持续太久,核心还是 Mate 50 采用的是高通骁龙的芯片,并不再存芯片供应的问题,同时不是 5G 芯片。

等后续一个月,手机产量上来,同时消费者对新品热度下降,两方面因素都会促使 Mate 50 难以溢价销售,也就难以成为理财产品,各级经销商将会恢复常态销售。



智能手机市场寒意袭来?


此前,Counterpoint 公布了 2022 年 Q2 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数据。

综合看并不乐观,2022 年 Q2 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 14.2%,是近十年来单季度销量最低。

虽说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降低是主要因素,但上半年乏善可陈的智能机新品,确实也让消费者提不起兴趣。

市场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下半年的苹果 iPhone 14 和华为 Mate 50 身上。但二者也并未带来预想中的颠覆式创新,很多迭代在消费者看来就是挤牙膏。

比如 iPhone 14 连续 3 代都没换机型外观,不少消费者已经视觉疲劳;发布会看起来很酷炫的灵动岛功能,现实却是微信和王者荣耀等很多主流软件都不适配;iOS 16 除了耗电量提升,感知上没有更多的亮眼功能。

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微博称:“iPhone 14 可能是苹果帝国盛极而衰的标志。自从乔布斯去世后,一家再无创新和进取精神的企业开始吃老本,怪不得历来不买成长股、不喜欢创新、只喜欢垄断(护城河)的巴菲特重仓苹果。”

苹果会不会盛极而衰难下结论,但 iPhone 14 难成理财产品,却是当下的现状。

回想 2014 年以前,中国大陆还不是苹果的首发区,那时候抢购苹果手机需要 1 万元多。

2020 年起,电商平台又掀起一波整治港版、美版苹果手机的行动,进一步压缩了经销商、黄牛盈利的渠道。

这就造成现在很多黄牛,都是和消费者一样,同样是在官网抢购,或者从首批抢到货的消费者手中加价购买。

而如今苹果产能充足,预售制度完善,很多消费者就会更加理性,并不会对溢价的 iPhone 14 太感冒。

华为手机也是如此,此前华为终端 BG CEO 余承东回顾各代旗舰产品时说,第一代 Mate 开启了大屏大电池时代,Mate 7 一机难求,Mate 40 系列更是成为了“理财产品”。

如今,Mate 50 首售日一机难求,他在微博特意强调会增产:“非常感谢大家对 Mate 50 系列的喜爱与支持!我们会抓紧生产,保障产品供应,让更多消费者用上强大的 Mate 50 系列手机。”

这也意味着,Mate 50 并不会像 Mate 40 那样,因为芯片缘故产量有限。

而量产上来的 Mate 50,最关键的难点是在明年。届时小米、OV 将会发布新一代旗舰机,时间差是这些厂商的错位优势。

消费者在用新一代旗舰机,对比华为 Mate 50 的 4G 手机,也许届时 Mate 50 的新品就会很难溢价,二手产品保值能力就很难说。

毕竟 Mate 40 能够成为理财产品,有一个很重要因素是麒麟 9000 芯片确实不错,同期骁龙 3 代芯片都因为功耗控制不好,被称为“火龙”芯片。

如今,华为与众多安卓旗舰机,同样采用骁龙芯片 ,鸿蒙系统和产品设计优势,成为剩下为数不多的亮点。

曾经抢购苹果和华为手机也能赚大钱的理财神话,估计也很难再现了。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ST开源开发者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