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式通知!小米48亿元或被没收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不再是句调侃!
小米48亿元资金或被没收
小米在印度栽了一个大大的跟头!印度发出正式通知:小米近 50 亿元人民币资金或被没收。
据印度执法局(ED)6 月 9 日发布文件称,因小米涉嫌违反该国《外汇管理法》(FEMA),“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该局已经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等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
出于该指控,印度当局此前已经扣押了小米共 555.1 亿卢比资金(约合人民币 48.1 亿元)。这次通知或意味着上述冻结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虽然此前小米提出申诉、要求法院推翻这一决定。但是印度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 4 月 21 日驳回小米的要求。
当时,小米回应表示:“我们正在研究该事项,并等待书面判决”,并重申:“我们在印度的业务,符合印度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此前接受采访时候也曾表示,在印度市场面临较大挑战,存在资金上的影响,目前在印度运营很正常,“未来小米会提升在印度业务的运营效率。小米相信印度司法的公正性,也相信在印度经营的合法与合规。”
目前,小米暂未对此事进行回应,印度执法局(ED)发出的 SCN 通知是否属于最后正式通知,仍有待观察。
小米还在加码印度市场
接近 50 亿元,对于小米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小米集团 2022 年净利润才 85 亿元,也就是说,这笔资金相当于小米去年净利润的 57%。
而小米进入印度市场之后,利润最高的一年,也只有 3.5 亿元。就目前情况来看,小米最终在印度“白干十年”的概率很大。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 2014 年进军印度市场。当时,小米仅用 3 个月时间,在印度卖了 50 万部手机。到 2017 年,小米就成为了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可以说,小米成功抓住了印度市场的机会,并尝到了甜头,因此还在印度投资兴建了工厂。
Canalys 研究显示,2022 年,小米依然领跑,在印度智能手机份额排名第一,份额达到了 20%。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上月,小米都在加码印度市场。
小米印度分公司 5 月宣布,将通过与印度电子制造商 Optiemus 合作,在该国生产无线音频产品,以扩大其在印度的制造足迹,并覆盖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以外的产品。
小米印度公司还强调,其目标是到 2025 年将本地生产的零部件采购量提高 50%。
3印度营商环境是有多可怕?
近两年来,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可以说是屡屡碰壁:印度政府三番五次“找麻烦”,不是冻结资产,就是找高管“约谈”。
去年 2 月,印度税务局曾搜查华为在印的多个办公场所,指控华为涉嫌通过虚增成本、压低收入、调整会计规则等方式避税,以及在特许使用权费用上可能存在漏洞;一加、富士康等中国公司也曾遭到印度税务局的突击搜查。
去年 7 月,印度执法局以涉嫌违反印度《防止洗钱法案》(PMLA)为由,突击搜查了 vivo 印度公司和 23 个相关公司的 48 处地点,随后宣布冻结与 vivo 印度公司相关的 119 个银行账户,涉及资产价值达 46.5 亿卢比(约合人民币 3.9 亿元)。
同月,印度税收情报局宣称,OPPO 逃避关税近 439 亿卢比(约合人民币 37 亿元),且在计算进口货物的交易价值时并未包括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该机构已向 OPPO 印度公司发出通知,要求缴纳税款。
一番折腾下来,OPPO、vivo 在印度也等于白干两年。
这种以补税等行政手段“修理”企业的做法,针对的不只是中国,而是所有外企。
在此之前,福特、三星、诺基亚、微软、家乐福、花旗等外资巨鳄,多曾有过类似教训。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 年-2021 年,抱憾撤离印度的外国公司,多达 2783 家,占到印度 1.2 万家外企的六分之一。
5 月初,就连在印度深耕 15 年的 ODM 大厂纬创资通(Wistron)也撤出了印度。
纬创对此作出解释,认为印度当前的环境不适合正常经营。据了解,由于存在工人闹事、工资支付制度、医疗事故等问题,导致纬创在印度频频遭遇争议,纬创无力长期维持在印度的经营及市场维护或是导致其撤资的重要原因。
很明显,由于印度的人口红利,再加上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在初期吸引外资阶段,印度往往会开出一些优惠条件,一旦企业落地,上调策略便随之而来。
这种养肥再割的套路,在印度屡见不鲜,也因此让印度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呼——“跨国企业坟场”。
结语
远有 IBM、诺基亚、三星,近有小米、vivo、OPPO,在税务相关问题上栽跟头的外企更是数不胜数。
就连印度人自己都说,印度税法的复杂程度恐怕在全世界是第一名。所以,吃一堑,长一智,那些试图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是时候认真想一想了。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ST开源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