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码向未来# 从 Demo 到实战构想

wangKirk
发布于 2025-10-23 00:52
浏览
1收藏

今天看了鸿蒙6的发布会,看的人热血澎湃,经过一年的沉淀,鸿蒙6带来了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安全,更好的AI体验,60 min 内把「互联-AI-性能-安全」四条主线讲完了,鸿蒙6 让我第一次觉得国产OS不再是发布会上的呐喊,而是 IDE 里可编译、真机上可运行、用户可感知的日常存在——平淡到足够真实,真实到足够让人继续留下来写下一行代码

1. 初识鸿蒙:民族自豪感的点燃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听到鸿蒙(HarmonyOS)要逐步剥离安卓的那一刻。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感,瞬间涌遍全身。
作为一名移动端开发者,尤其是身处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开发者,能够见证并参与到一个由国人自主研发、致力于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的崛起,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心潮澎湃的事情。鸿蒙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它更像是一面旗帜,代表着我们在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决心,要深入了解它,掌握它,并为它的生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入门之路:从“HarmonyOS第一课”到 Codelabs

决心已下,行动便紧随其后。我开始四处寻找鸿蒙的学习资料。最终,我的起点定在了华为开发者联盟官方网站上那门标志性的“HarmonyOS第一课”。
HarmonyOS第一课 是华为开发者学堂的学习路径,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无经验和有经验的开发者都可以轻松掌握ArkTS语言声明式开发范式,体验更简洁、更友好的HarmonyOS应用开发旅程。
那就像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 视频教程由浅入深
  • 文档清晰明了
  • ArkTS 的声明式 UI 语法鸿蒙独特的分布式能力,每一个新知识点都让我兴奋不已。

光学不练假把式。官方提供了很多 Codelabs 成为了我最好的练兵场。

我严格按照教程的步骤:一行行敲下代码, 一个个功能去实现,从简单的界面布局到稍复杂的跨设备交互
父子组件状态同步的最佳方式:@State与@Link实现父子组件双向绑定

以状态管理为例 @State与@Prop的结合使用: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Component {
  @State message: string = "Hello, Prop!";

  build() {
    Column({ space: 20 }) {
      Text(this.message)
        .fontSize(20)
      ChildComponent({ message: this.message })
    }
    .width("100%")
    .height("100%")
    .justifyContent(FlexAlign.Center)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Component {
  @Prop message: string = "";

  build() {
    Text(this.message)
      .fontSize(18)
      .color(Color.Blue)
  }
}
父子组件状态同步的最佳方式:@State与@Link实现父子组件双向绑定
@Entry
@Component
struct ParentComponent {
  @State count: number = 0;

  build() {
    Column({ space: 20 }) {
      Text(`Parent Count: ${this.count}`)
        .fontSize(20)
      ChildComponent({ count: this.count })
    }
    .width("100%")
    .height("100%")
    .justifyContent(FlexAlign.Center)
  }
}

@Component
struct ChildComponent {
  @Link count: number;

  build() {
    Column({ space: 20 }) {
      Text(`Child Count: ${this.count}`)
        .fontSize(18)
      Row({ space: 20 }) {
        Button("-")
          .onClick(() => {
            this.count--;
          })
        Button("+")
          .onClick(() => {
            this.count++;
          })
      }
    }
  }
}

每一次成功运行都像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遇到难题时,开发者社区就成了我的“智囊 团”,例如开发者联盟社区,51CTO的鸿蒙开发者社区等等很多优秀的鸿蒙社区——可以搜索、提问、讨论,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星光不负,码向未来# 从 Demo 到实战构想-鸿蒙开发者社区

3. 技能提升:分享、交流与社区共建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积累的知识点和实践经验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像我一样刚入门的开发者,我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踩坑经验、代码片段等整理成文章,发布在:

  • 华为开发者联盟论坛
  • 第三方技术社区(如51CTO鸿蒙开发者设置等)
    #星光不负,码向未来# 从 Demo 到实战构想-鸿蒙开发者社区

令我惊喜的是,这些略显稚嫩的分享竟然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收藏,这种正向反馈如同强心剂一般,给了我无比的信心和持续学习、持续分享的动力。

技术学习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开放、分享、交流才是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4. 学以致用:从 Demo 到实战构想

掌握了鸿蒙的各种能力后,我开始不满足于仅仅跟着 Codelabs 跑通示例。我渴望将这些强大的能力真正运用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哪怕只是身边的小问题。

于是,我开始动手做一些小型 Demo 项目

项目 所用能力 效果
待办事项列表 分布式数据管理 手机 & 平板实时同步
桌面天气卡片 元服务(Widget) 快速查看信息

每一次将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功能时,都让我对**“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万物互联”**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5. 拥抱社区:在活动中学习与成长

理论学习和个人实践固然重要,但融入开发者社区、参与各类活动更能加速成长。

我的“活动之旅”里程碑:

  • 2024 HDC 上海分会场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鸿蒙最新技术进展和业界大牛,极大开阔了眼界。
  • 线上活动
    • 开发者资源贡献者活动 → 贡献代码与文档,赢得荣誉与积分
    • 征文、挑战赛等 → 持续输出,不断精进
  • 线下活动
    • 报名成为 华为开发者学堂(HDG)组织者
    • 与上海的伙伴一起成功策划多场 华为开发者日(HDD)线下沙龙

在这些活动中,我:

  • 聆听布道师讲解分布式软总线、元服务卡片的最新实践
  • 与嘉宾沟通、服务现场开发者
  • 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技术精湛的鸿蒙开发者

这种浓厚的社区氛围和面对面的交流,带来的体验是纯粹线上学习无法比拟的。
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大家庭。


6. 感悟与体验:震撼、挑战与期待

震撼瞬间

首先是 ArkTS 语法上的精进

维度 传统命令式(如 Java/Android) ArkTS 声明式(HarmonyOS)
UI 更新方式 手动 findViewById → 赋值 → 刷新 数据即状态,状态驱动 UI 自动刷新
代码体积 模板 XML + 业务 Java/Kotlin 文件分离 一体化 .ets 文件,结构简洁
可读性 流程化代码,层层嵌套调用 描述式代码,一眼看出最终长什么样
数据绑定 需手动 setText、setImage 等 @State 变量与组件属性直接绑定,自动同步
动画实现 编写 Animation 对象 → 启动 → 监听结束 .animation() 链式调用,一行搞定
条件/列表渲染 adapter + ViewHolder + notifyDataSetChanged if/elseForEach 直接写在 UI 描述里
开发调试 改完代码 → 重新编译 → 安装 → 看效果 热重载秒级刷新,边改边看
学习曲线 需掌握生命周期、上下文、消息机制等大量概念 只需关注“状态长什么样 → UI 长什么样”

这种现代化、工程化的便利性,让我切实感受到了鸿蒙在开发者体验上所做的努力。

最大挑战

API 的快速迭代

鸿蒙作为一个仍在高速发展中的操作系统,其 SDK 和 API 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有时刚学会的 API,下个版本就被标记为废弃。为了跟上节奏,需要持续关注官方文档更新,参与社区动态,不断调整与重构代码,虽然初期令人头疼,但快速迭代也恰恰体现了鸿蒙的活力——开发团队积极听取反馈、持续优化功能,最终受益的是用户体验与生态繁荣

正如那句玩笑话:“把折磨留给开发者吧!
我们开发者拥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很多“全栈大牛”都是在不断应对变化的过程中被“逼”出来的。

小吐槽

DevEco Studio 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在 IDE 内点击升级按钮经常失败或提示安装包损坏,只能去官网手动下载覆盖安装。比如某一个UI需要加一些可选参数的时候,还得手动输冒号,有点不太友好,希望后续版本能优化。


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鸿蒙的这段旅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收获了克服挑战的成就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技术能力,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万物互联时代的软件开发范式。

我相信,随着鸿蒙生态的日益壮大,每一位投身其中的开发者,都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技术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舞台

分类
已于2025-10-23 09:46:58修改
1
收藏 1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