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2.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CPU) | 整个内核就是一个死循环 原创 精华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篇
百篇博客系列篇.本篇为:
v32.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CPU篇) | 整个内核就是一个死循环
任务管理相关篇为:
- v03.06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时钟任务) | 触发调度谁的贡献最大
- v04.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任务调度) | 任务是内核调度的单元
- v05.05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任务管理) | 任务池是如何管理的
- v06.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调度队列) | 内核有多少个调度队列
- v07.08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调度机制) | 任务是如何被调度执行的
- v21.07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线程概念) | 是谁在不断的折腾CPU
- v25.05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并发并行) | 听过无数遍的两个概念
- v32.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CPU) | 整个内核就是一个死循环
- v37.06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系统调用) | 开发者永远的口头禅
- v41.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任务切换) | 看汇编如何切换任务
本篇说清楚CPU
读本篇之前建议先读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总目录)进程/线程篇.
-
指令是稳定的,但指令序列是变化的,只有这样计算机才能够实现用计算来解决一切问题这个目标。计算是稳定的,但计算的数据是多变的,多态的,地址是数据,控制信号也是数据.指令集本身也是数据(固定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计算机不必修改基础架构却可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革命。
-
cpu
是负责执行指令的,谁能给它指令?是线程(也叫任务), 任务是内核的调度单元,调度到哪个任务CPU就去执行哪个任务的指令. 要执行指令就要有个取指令的开始地址. 开始地址就是大家所熟知的main函数.一个程序被加载解析后内核会在ELF中找到main函数的位置,并自动创建一个线程,指定线程的入口地址为main函数的地址,由此开始了取指,译指,执指之路. -
多线程内核是怎么处理的? 一样的, 以JAVA举例,对内核来说 new thread中的run() 函数 和 main() 并没有区别. 都是一个线程(任务)的执行入口. 注意在系列篇中反复的说任务就是线程,线程就是任务,它们是一个东西在不同层面上的描述.对应用层说线程,对内核层说任务. 有多少个线程就会有多少个入口,它们统一接受调度算法的调度, 调度算法只认优先级的高低,不会管你是main() 还是 run() 而区别对待.
-
定时器的实现也是通过任务实现的,只不过是个系统任务
OsSwtmrTaskCreate
,优先级最高,和入口地址OsSwtmrTask
由系统指定. -
所以理解CPU就要先理解任务,任务是理解内核的主线,把它搞明白了分析内核就轻轻松松,事半功倍了.看似高深的CPU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不相信?那就看看内核对CPU是怎么描述的吧.本篇就围绕这个结构体展开说.
Percpu
percpu变量,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同一个变量,每个cpu都有自己的一份,它可以被用来存放一些cpu独有的数据,比如cpu的id,cpu上正在运行的任务等等.
至于 g_percpu
的值怎么来的,因和编译过程相关,将在后续编译篇中说明.
Percpu
结构体不复杂,但很重要,一个一个掰开了说.
-
taskSortLink
是干什么用的? 一个任务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主动或被动停止,而进入等待状态.-
主动停止情况, 例如:主动delay300毫秒,这是应用层很常见的操作.
-
被动停止情况, 例如:申请互斥锁失败,等待某个事件发生.
发生这些情况时任务将被挂到taskSortLink
上.这些任务可能来自不同的进程,但都是因为在被这个CPU执行时停下来了,等着再次被它执行.下图很清晰的看出在哪种情况下会被记录在案.OsAdd2SortLink
,将任务挂到排序链表上,因等待时间不一样,所以内核会对这些任务按时间长短排序.
-
-
定时器相关三个变量,在系列篇定时器机制篇中已有对定时器的详细描述,可前往以下查看.
v31.xx (定时器篇) | 内核最高优先级任务是谁?
看完后就不难理解以下三个的作用了.搞明白定时器的机制只需搞明白: 定时器(
SWTMR_CTRL_S
),定时任务(swtmrTaskID
),定时器响应函数(SwtmrHandlerItem
),定时器处理队列swtmrHandlerQueue
四者的关系就可以了.
一句话概括:定时任务swtmrTaskID
是个系统任务,优先级最高,它循环读取队列swtmrHandlerQueue
中的已到时间的定时器(SWTMR_CTRL_S
),并执行定时器对应的响应函数SwtmrHandlerItem
. -
idleTaskID
空闲任务,注意这又是个任务,每个cpu核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闲任务,cpu没事干的时候就待在里面.空闲任务长什么样?Look!
OsIdleTask
是一个死循环,只有一条汇编指令Wfi
. 啥意思?
WFI
(Wait for interrupt):等待中断到来指令.WFI
一般用于cpuidle,WFI 指令是在处理器发生中断或类似异常之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具体在 自旋锁篇 中有详细描述,可前往查看.
说到死循环,这里多说一句,从宏观尺度上来理解,整个内核就是一个死循环.因为有 软硬中断/异常 使得内核能活跃起来,能跳到不同的地方去执行,执行完了又会沉寂下去,等待新的触发到来.
这句话能理解吗 ? -
taskLockCnt
这个简单,记录等锁的任务数量.任务在运行过程中优先级是会不断地变化的, 例如 高优先级的A任务在等某锁,但持有锁的一方B任务优先级低,这时就会调高B的优先级至少到A的等级,提高B被调度算法命中的概率,如此就能快速的释放锁交给A运行.taskLockCnt
记录被CPU运行过的正在等锁的任务数量. -
schedFlag
调度的标签.调度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在某些情况下内核会阻止调度进行.例如:
OS_INT_ACTIVE
硬中断发生的时候. -
excFlag
标识CPU的运行状态,只在多核CPU下可见.
以上为内核对CPU描述的全貌,不是很复杂.多CPU的协同工作部分在后续篇中介绍.
百万汉字注解.精读内核源码
百篇博客分析.深挖内核地基
给鸿蒙内核源码加注释过程中,整理出以下文章。内容立足源码,常以生活场景打比方尽可能多的将内核知识点置入某种场景,具有画面感,容易理解记忆。说别人能听得懂的话很重要! 百篇博客绝不是百度教条式的在说一堆诘屈聱牙的概念,那没什么意思。更希望让内核变得栩栩如生,倍感亲切.确实有难度,自不量力,但已经出发,回头已是不可能的了。 😛
与代码有bug需不断debug一样,文章和注解内容会存在不少错漏之处,请多包涵,但会反复修正,持续更新,.xx
代表修改的次数,精雕细琢,言简意赅,力求打造精品内容。
基础工具>> 双向链表 | 位图管理 | 用栈方式 | 定时器 | 原子操作 | 时间管理 |
加载运行>> ELF格式 | ELF解析 | 静态链接 | 重定位 | 进程映像 |
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 | 进程概念 | Fork | 特殊进程 | 进程回收 | 信号生产 | 信号消费 | Shell编辑 | Shell解析 |
编译构建>> 编译环境 | 编译过程 | 环境脚本 | 构建工具 | gn应用 | 忍者ninja |
进程通讯>> 自旋锁 | 互斥锁 | 进程通讯 | 信号量 | 事件控制 | 消息队列 |
内存管理>> 内存分配 | 内存管理 | 内存汇编 | 内存映射 | 内存规则 | 物理内存 |
前因后果>> 总目录 | 调度故事 | 内存主奴 | 源码注释 | 源码结构 | 静态站点 |
任务管理>> 时钟任务 | 任务调度 | 任务管理 | 调度队列 | 调度机制 | 线程概念 | 并发并行 | CPU | 系统调用 | 任务切换 |
文件系统>> 文件概念 | 文件系统 | 索引节点 | 挂载目录 | 根文件系统 | 字符设备 | VFS | 文件句柄 | 管道文件 |
硬件架构>> 汇编基础 | 汇编传参 | 工作模式 | 寄存器 | 异常接管 | 汇编汇总 | 中断切换 | 中断概念 | 中断管理 |
鸿蒙研究站 | 每天死磕一点点,原创不易,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楼主周更的热情也是真可以。
OpenHarmony开发者文档 https://openharmony.21cloudbo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