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鸿蒙?OPPO搞了个“潘塔纳尔”
OPPO 推出潘塔纳尔(Pantanal)智慧跨端系统,尝试建立起自己的物联网生态,与鸿蒙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商业合作策略上,OPPO 都采用了“求快”的方式,急于补齐物联网这一短板。
8 月 30 日下午,OPPO 举办了 2022 OPPO 开发者大会,除去发布 ColorOS 13 之外,大会还发布了首个以人为中心的智慧跨端系统 Pantanal(潘塔纳尔)。
结合 OPPO 官方对外放出的宣传材料和发布会当天的宣讲来看,潘塔纳尔在设计理念上与鸿蒙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专注于物联网领域、强调设备协同、背靠全场景、大搞生态建设、提升开发者亲和度等等,从底层逻辑上两者有一定相似度,但从技术实现上、发展策略上大相径庭。
毫无疑问,这两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头部设备生产商都认同物联网是未来趋势,也希望用自己的理解去推动物联网这个愿景成真。
但区别在于,两家企业对物联网现状的观察和理解不同,发展策略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对物联网的构想却惊人相似,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1
同一个物联网世界,同一个物联网梦想
“万物互联”是 HarmonyOS 提出的物联网愿景,“万物互融”是 OPPO 潘塔纳尔提出的物联网愿景,两者不仅在用词上相差无几,在诸多理念上也相差无几。
这种“雷同”一部分是因为物联网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就是多设备互联互通,只有智能设备互通才能称之为物联网。它就是在解决不同的硬件、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通信协议阻碍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问题。能够调用不同智能设备,给了开发者们很多想象空间:手机向电脑传输文件、用音箱播放手机音乐、用手机遥控智能设备等等。它能够创新高效的解决诸多高频场景下的用户痛点,这是物联网的魅力所在。所以说面向物联网的任何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等都会强调互联互通,不管是叫“万物互联”还是“万物互融”,它就是物联网根本上的诉求。
创新、高效的体验成为更高层次的追求,简单的数据传输逐渐落伍。这里不得不提及雷老板的小米,作为最先大规模入局物联网的先驱企业,小米用“生态链”的模式绑定了一大票产品做的还不错的中小企业。“生态链”做产品,小米做营销的模式,既给了小微企业成长的空间,也补充了小米物联网生态。但小米基于通信协议层的物联网连接成为被友商 Diss 的重点,首次连通率低、连接稳定性差、信息互通有延迟等等体验上的问题逐渐满足不了用户的胃口。有了小米和华为的前车之鉴,相信潘塔纳尔会在体验上做相应的优化。
依靠移动互联网的领先地位打开物联网设备市场。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在物联网领域的冷启动都离不开其在移动互联网建立的优势。手机适用于物联网全场景,是各场景下通用的控制中心和算力中心。手机设备相较于其他非手机设备拥有更强的话语权。而手机厂商多年累积下的用户形成了天然的市场空间,积累的内容能够补全物联网设备内容上的短板,聚拢的开发者也能够保证为用户提供持续性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要素匹配度极高。
推行生态化运营策略,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一起打天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独立生产成千上万品类的物联网产品,强如华为也只坚持掌控 1+8 的生产,N 交由合作伙伴搞定。OPPO 也对自研设备做了一定的边界限定,手机、电视、平板、手表等核心、高频设备在列,同样的 N 由潘塔纳尔的合作伙伴去搞定。但 HarmonyOS 和潘塔纳尔在对合作伙伴的影响能力上有别,这取决于生态开放程度,我们稍后会说。
这些共同点均是由于物联网的基本属性和市场规律决定的,如果未来出现新的物联网系统,它大概率也会遵循这些规律。而他们的不同点,则是由于商业逻辑和技术方案决定的。
2
不同的企业基因,不同的实现路径
OPPO 软件战略总监张峻在接受采访时称,“潘塔纳尔不是一个操作系统,我们定义为中间件系统,能够嫁接在不同的 OS 设备上,更多地像一个桥梁,连接不同的异构设备和系统间的软件系统。”直白些就是基于通信协议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速成班的前期和精培班的后期。基于通信协议中间件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部署快速简单,易于拓展生态企业,能够快速建立起完整繁荣的生态,可以说是物联网的“速成班”,发展迅速。
基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开发难度大、成型慢,但强在体验好,面向未来,可以说是物联网的精培班,后期更强。
OPPO 在物联网领域一直慢友商一拍,但在手机市场上碾压小米。潘塔纳尔的技术实现方式与小米物联网的实现方式趋同,或许 OPPO 希望通过采用与小米相同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同时依靠手机设备存量优势挤压小米物联网设备份额,在窗口期快速建立 OPPO 在物联网市场优势。
OPPO 的另一个友商华为,虽然在设备存量上有优势,但其可持续性存疑。并且,华为 HarmonyOS 这种系统级物联网解决方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成长,移植成本高的问题也影响了 HarmonyOS 生态建立的速度和生态企业的积极性。
但在未来物联网趋于成熟的时期,基于系统级的互联互通方案成熟,基于通信协议的体验仍没有改进的话,用户大范围流失将成为必然。届时,技术方案的替代成本或许更大。
生态建设的开放等级不尽相同。任何成熟的产业都存在产业链和上下游,虽然相互之间称为合作厂商,但企业和企业之间必然存在博弈,掌握话语权的一方一定会拿捏另一方的核心利益,不论开放程度如何。开放程度的高低代表着被拿捏的一方核心利益受损程度的高低。
小米的模式是基于小米的软件服务,推动硬件生产商的加盟,以小米的标准生产统一标准化的产品,对外形成一个统一的小米物联网品牌。
它的缺陷十分明显,合作的企业只能是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质量都不是最好的,只能走薄利多销的性价比路线,且失去了品牌的自主权利。摊薄的利润让中小企业难以为继,最终造成企业出走,生态稳定性变差。
华为的模式则是设定自研硬件的边界,和业界主流大厂合作,重投入,打造精品。它的优势是能够保障体验,合作双方权利平等,尊重合作方的品牌自主权利,具有可持续性。
但系统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具有侵入性,需要合作厂商放弃自有物联网解决方案,完全融入华为的软硬件生态。
最关键的一点,用户资源受谁控制?用户在使用物联网设备时,登录的账户系统掌握在谁的手中?
吸取了小米和华为的教训,OPPO 对潘塔纳尔的期待是:一个由 OPPO 发起的,不同玩家共同参与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不是 OPPO 主导的系统。
相当于 OPPO 为参与方开放了通过手机硬件设备触达 OPPO 手机用户的通道。作为交换,潘塔纳尔的参与方要成为 OPPO 物联网生态中的一份子。
合作伙伴看重的品牌自主权利和用户资源均保留在参与方手中,OPPO 的从中的盈利会变少,但合作更容易达成。潘塔纳尔的策略是产品品质和生态发展两方面平衡的结果。
3
结语
潘塔纳尔并不是一个操作系统,而是早已存在的物联网通信中间件解决方案。
OPPO 希望借此在物联网领域形成自己的势力,保留住 OPPO 在物联网时代竞争的名额。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ST开源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