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在职场中晋升?
怎么做,才能在职场中晋升?
1 主动原则
就是主动做事,工作一定要积极主动。 初入职场的同学,以为“服从命令听指挥”、“领导指哪打哪”就是积极主动,结果易养成如下的
1.1 不好习惯
1.1.1 认为TL会帮你搞定晋升
你可能很信任TL,认为自己只要把TL安排的任务做好,晋升水到渠成。所以你就算觉得现在分配的任务对自己的成长帮助不大,也不会主动跟TL沟通,而认为“他这么安排肯定有道理的”、“也许过一段时间他就会给我安排新的任务”。
这是不对的姿势!不是每个TL都会关注组员成长。
TL做事风格
- 有的TL特别关注业务目标是否达成,所以会花很多时间跟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沟通交流
- 有的TL特别关注团队形象,要求所有对外承诺的事情都一定不能延期、一定不能出问题,所以会特别重视进度、质量和风险等情况的跟进和监控
- 有的TL特别关注自己的职位爬升,所以团队成员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
所以,如果你遇到的恰好是不关注组员成长的TL,就不要等着他给你分配任务了。不然你就只能长时间地留在当前级别,沦为“工具人”。
就算TL关注组员的成长,其判断也可能跟你的判断不一致。若TL认为你还需要在当前岗位继续锻炼,而你却觉得自己应该尝试新挑战。这时你不找他沟通,他会继续给你安排熟悉的重复任务。这样你肯定觉得没意思,工作状态就不会太好,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所以,你觉得自己的岗位没有太多挑战和能力提升空间的时候,就不要等着TL给你分配任务了。不然你身上的潜力就激发不出来,没法以最快的速度晋升。
1.1.2 被动接收信息
你可能认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够,其他事情自然有对应岗位的人去负责,因此你很少去主动了解很多工作相关的信息。给我分配啥活就干啥,从没想要主动获取更多有收益、解决业务痛点的活。所以接下来要主动和老大、同事多沟通,挖掘业务痛点并解决。
如下信息,它们不属于技术岗位职责范畴,但晋升时,却是评判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
- 业务功能上线后,业务效果如何?
- 业务效果不好的可能原因是啥?
- 整体的业务机房的部署结构咋样的?
这些信息,有的要找产品运营要数据,有的要跟业务负责人探讨,还有的要和另外的团队交流,都需要你主动去找机会才可能获取。
主动规划工作任务,主动跟别人了解更多信息,总结就是主动做事,你会比等TL安排的人更易晋升。
“如果你不主动找他聊天,他不一定跟你讲的”,其实主动去找manager聊,他也不一定讲的。这肯定的,但主动去聊,肯定比不聊要能够获取多得多的信息,也会让TL对你更加熟悉和认可。
1.2 Do it
1.2.1 主动找TL沟通工作
不管TL啥风格,定期或不定期找他沟通关于工作任务的想法和意愿:
- 听他对自己的看法,获取指导建议
- 借此机会,了解更多关于团队、业务和部门的信息,尽量主动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
TL从不会自己把知道的所有信息都和组员分享。很多隐藏信息、非正式信息和小道信息,若你不主动找他聊,他就不会和你说。
一直以来以为做好领导交代的事情就能晋升,结果领导没有看到个人价值,所有工作都是他安排的。其实有些想法自己也有过,没有及时沟通表达出来,导致被认为没有体现个人价值。一直想当然认为自己干了活干好了,领导自能看到,其实累个半死领导根本不care,自己感动自己,还总是强迫症认为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力要做到100分,其实很多时候是在低水平的层面和自己较劲。
其实绝大部分工作环境都是有一定选择权的,毕竟一个TL手下有几个类似的员工,具体哪项工作分配给谁,并非死板机械。
我以前是很少单独和TL沟通,觉得有点不自在,可能性格缺点,不仅和TL沟通是这样,有时候自己带实习生,主动找他沟通也有点不自在。 后来意识到这是个普遍问题。就是在工作中,对不是本职工作事情,我可能都不擅长,会有点紧张或不自在。因为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本职工作,其他事情练习少了。所以对新事物,要一点时间去接受或干脆放弃。知道问题本质后,就很简单,是要接受还是放弃。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是要接受,并为之努力。我也在慢慢适应。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其实跨出第一步后后面就会容易多了,我以前也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更不会演讲的人,但是逼着自己去尝试,不断的练习,虽然过程中也出过丑,犯过错,但积累多了就越来越熟练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大胆在各种技术大会上演讲,也敢直接跟更高级的大佬提出自己不同意见。
1.2.2 主动找别人沟通,了解更多信息
很多人害怕主动找别人要东西,可能有性格原因,但更主要还是动力不足。如果你能意识到主动沟通的价值,很多时候就敢放开手脚干了。
如何获取动力
晋升答辩角度来。每当你想退缩,问自己:“如果评委问到这个问题,自己能回答上来吗?”
晋升答辩时,评委很可能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如“这业务上线后效果咋样?”“没有达到预期,主要原因是什么?”“机房的部署结构是什么样的?”“各机房之间如何同步?”……想到这,你就会逼自己主动沟通了吧!
2 成长原则
即不断挖掘自己的成长点。但要注意:
2.1 思维陷阱
2.1.1 事情做得多,自然晋升
只做自己会做的,不断重复,只会变成熟练工,而不会成为技术专家。不要把1年工作经验重复10年,而要真正积累10年工作经验。
每天埋头做着各种业务需求,与各方人员沟通,讨论,加到很晚也只是完成产品需求,简单重复工作做很久,能力基本无提升。
以前我喜欢去做一些我会做的事情,然后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有时我也会去选择做一些我没接触过的,让我比较痛苦的工作,但大都没坚持。
2.1.2 事情做得好,自然晋升
“我把老板安排的任务做完,保证效率和质量,拿到好绩效,晋升肯定没问题。”结果,他们虽然拿到好绩效,但晋升失败。
不同级别的能力要求有本质区别,而不仅是熟练度区别。能把事情做好,只能说明你已熟练掌握当前级别要求能力,但不意味着你的能力就自动达到下一职级要求。
怎么多做事、把事情做好反倒不对?多做事、把事情做好,当然有用。但主要体现在帮你拿到更好绩效,更多奖金和一定程度工资提升。至于晋升,更看你的成长。所以,一边做事一边挖掘成长点、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比光顾着做事的人易晋升。
2.2 Do it
若现在工作得心应手,就尝试高难度、复杂度的事,而非一味在新手村刷熟练度,沉迷舒适圈。如你业务开发,已成为组里骨干,效率高,质量又好。就试着完成方案设计、架构设计、架构重构和系统优化。
不管事情做好了还是没做好,多复盘总结,找到提升优化点。
- 踩坑、犯错的事,要复盘
- 做得顺利的事,你可能做完就完事,不会主动去挖掘可以成长的点,就失去了很多成长的机会,即使把事情做好,能力提升也不大
3 价值原则
即学习为公司产出价值的技能。
3.1 精通编译原理有必要吗?
“怎么学习编译原理?”,“怎么想到学编译原理啦?”
“编译原理是所有编程语言基础,是基础技术吧,我觉得得学。”,“你那啥时会用到编译原理?”
“好像没有用武之地。但觉得多学技术总没坏事,说不定啥时用上了。”
“那你学了多久了,效果咋样?”“半年,感觉没学懂,所以问你,看你有啥经验。”
“我也不懂,建议你也别学了。虽是基础技术,但和你现在的工作基本无关,不能让你开发更好或给你业务带来新的有用功能。”
这同学很有上进心,也努力。但很遗憾,编译原理对他目前工作没什么帮助。即晋升角度,他学习的技能无法为当前的公司创造价值,这6月时间白费。
3.2 职级体系的意义
公司设计职级体系的初衷,是为衡量不同员工能力级别,然后据级别制定相应薪酬、福利、管理等制度,同时鼓励员工尽量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公司产出更大价值。
能力级别和公司价值,大部分人只关注能力级别,而忽略公司价值:
- 面试,面试官主要考察能力级别,因为这时候没有办法准确评估你能为公司带来的价值
- 但晋升时,不论你把能力吹得多么天花乱坠,如果不能体现在对公司价值的实际产出上,那一切都是废话
所以,也许你为晋升,花很多时间精力提升一些“重要”“基础”能力,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对晋升起不到作用。学习编译原理,研究Linux内核源码,天天刷LeetCode,关注人工智能发展……这都是技术人员提升能力经常踩的坑。不是说这些技能没用,任何人都不该学;而是说如你想晋升,在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一项技能前,先思考,你学这个,能为公司带来啥?
让能力为公司产出价值的人,比空有一身能力的人易晋升。为公司产出价值的能力,才值得优先学。以“人工智能”为例,用价值原则判断:
- 你是P5/P6,做Android App业务功能开发,根本用不着AI,因为你现在主要工作还是把开发任务做好。
- P7/P8,是带一个团队做Android开发的Team Leader,或者是负责App架构设计的技术专家,可能就有必要学AI,因为你需要规划和思考团队与业务下一步的技术演进方向跟实施步骤
- P9,那不管啥技术方向,肯定都要了解AI,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和方向,而新的技术往往会带来业务上质突破
3.3 这个技术值得学吗?
学习全凭兴趣,如go、docker、AI等,而不考虑业务痛点和难点,不考虑如何为公司带来更多价值。以前总顾着学习技术,忽略很多其他能力提升,观察身边晋升同学,除了技术,其他综合能力都很强。要修正这种只重技术的思维。
平时一直都在学技术,但都不是工作中立马用得上的技术,搞得学时理解了,但过一段时间就忘,得不偿失,还不如工作中用到啥再学啥,既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印象也更深刻。并且,周围人也能真切地看到自己能力的进步。只想提升能力,却从没想过要优先紧急地提升对目前工作有帮助的能力,然后为公司创造价值。
对汇编语言、网络原理、操作系统等有执念,觉得不学好心里就不踏实,每天都投入不少时间。但对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知识点,不闻不问,能用就行,想等到那些基础知识都学完再来学工作这些。之前确实认为多学东西总没错,看很多底层原理书,现在回看,价值不大,起码对当时的自己成长意义不大,等于走弯路。
个人就很喜欢学一些"肯定有用"的东西,如算法导论,常见算法的数学推导,但这有啥用呢?有的应届生可能读了几年这些东西,真遇到这种问题随便招个实习生就能搞定,我难道还浪费996之余的宝贵时间?很多开发,喜欢背那些算法和数据结构课本里的内容、源码、数学分析推导等,但对编程语言提供的数据结构却不咋深入研究,然后在实际开发中空有一身理论,但经常踩语言的坑。深入理解LinkedList、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这些对工作带来的价值更高,研究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相关原理,再去补原理,理解更深。
3.4 技术要学到什么深度?
价值原则告诉我们某项技能值不值得学,还能告诉我们要学到啥程度。AI为例,不同人学,学习方法和深度也不一样,避免陷入“学习=看源码”的误区。
如何分配自己时间,看学的东西能不能给公司带来价值,对晋升有无影响。如果当前学习的相关技术兴趣使然要把握分配好时间。不然会发现自己学了一大堆东西,还在原地打转,工作上用不到知识很快会被大脑卸载掉。若想晋升,漂亮完成分配的任务外,还要挖需排坑,知道自己TL是啥样管理,应该怎么更高效工作更易晋升,哪些坑应该规避,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任何事无捷径,但有高人指路,可少走不必要弯路。
对自己做的好的工作没有复盘,觉得理应如此,对自己做的不好的,更多是自责、悔恨,时间一长还忘了,下次可能犯同样错误;
- 你做算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算法原理、框架源码都要学习
- 你做App开发,学习重点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 你是P9,学习的重点可能是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行业的发展现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还有相关产业链信息
4 总结
- 主动原则,主动做事的人,比等着别人安排的人更容易晋升。所以你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主动找TL沟通,交流关于工作任务的想法和意愿,寻求机会;同时,你也要主动找同事沟通,了解更多工作相关信息
- 成长原则,一边做事一边挖掘成长点、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比光顾着做事的人更容易晋升。所以如果你已经能得心应手地完成现在的任务,就应该主动跳出舒适区,尝试更高难度和更高复杂度的事情;同时,不管事情做好了还是没做好,你都应该多做复盘总结,找到可以提升优化的点
- 价值原则,让能力为公司产出价值的人,比空有一身能力的人更容易晋升。所以,如果你的时间很宝贵,就应该优先学能为公司产出价值的技能价值原则感受最深,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在做低效甚至无用的学习。除了学用不到的内容,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清晰坚定的目标,甚至几次换过技术方向,总从头再来。 如果我当初能早些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似乎主动、成长、价值的问题自己心里就都有答案了。为什么当初没目标,因为没见识。为什么没见识,因为没目标。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就选定一个领域,然后以晋级为目标,这样有奇效,毕竟晋升能够带来实打实的回报。大部分人都很难一开始就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尤其是长远的目标,而中短期的目标是比较容易确定和实现。
当你理解了这些原则,并且在实际做事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应用这些原则之后,既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拿到好的绩效;又能够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晋升的要求。下次晋升的肯定是你了呀。
5 FAQ
厨师的晋升
在一家大酒店帮厨师打杂,配合厨师炒菜,切切配料,在这期间我观察了两位同事晋升的全过程:有一位同事平时不光是平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经常跟炒菜师傅交流沟通,在炒菜师傅不在时,他会试着帮忙做一些本该是由厨师来完成的工作,在厨师不在的某一天,他学会了煎鱼,而且看起来还具备一定水准,我想他一定是平时留心观察了厨师煎鱼步骤,平时不忙的时候,他会去各个部门串门,跟各个部门的人嘻嘻哈哈,尝试着模仿学习各部门的技术,很快,这名同事就直接从打杂晋升到配菜了,并且同样具备一定水准,这跟他晋升之前向别的部门学习取经分不开,反观我,就只是重复做同一工作,日复一日,虽然努力认真,却没有一点儿提升。
还有一名同事,也帮厨师打杂,但不甘心老是打杂,于是向部门管理提出换部门,后来他就被换到凉菜部门做凉菜了,其实我当时也想换职位了,但总犹豫,因为打杂相比在别的部门,要轻松一些,我尽想着舒服了,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向部门管理提出要换到凉菜部门,得到回复却是没名额,我心想:要是我早一些向部门管理提出来,不就能换到别的部门学习全新的东西了?于是越想越懊恼。
综上:这两位同事其实都对自身职业生涯有所规划,知道不能只停留在当前位置,遂四处寻找机会改变当前局面,其中一位同事就是不甘心于只做打杂,而到各部门之间进行串门,偷师学艺,如果不是他经常游走于各部门之间,乘机学各部门的技术,是不会成长的那么快,我因为只做打杂,而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进展。另一位则是想说就说,行动果断利落,而我犹犹豫豫,最终是错过了换部门学习新东西的机会。
在这期间酒店开了表彰大会,专门表彰优秀员工,我想应该会有我吧,结果却什么也没得到,我心里想:我平时工作那么认真了,为什么就得不到表彰呢?其他工作认真的大多得到了表彰,为什么我不可以?
假期结束,我终于离开了这令人伤心的地方,发誓再也不来这家酒店,并不爽了很久,后来我工作了,才知道,光靠努力,认真,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的,你得让人看到你的价值,而不是自我认为很有价值。
- 一个技术一般,但综合能力强的人
- 一个只是技术强,但综合能力不咋滴的人
前者更能产生价值,更易获得他人认可。一个只专研技术,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技术上面,认为自己是个技术很强,对公司很有价值的人,必然会因为只专精技术而制约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这种人往往会看不到事情的全貌,容易一条路走到天黑,而想要晋升,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注重综合能力,领导一定会提拔那种综合能力强的人,而忽略单方面能力强的人,并且,每上升一级,综合能力要求越高,这期间会逐渐暴露你的能力短板,为此,我们需要不时弥补短板,来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必要时,需要炼就新的能力,为自己的能力添砖加瓦,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为更高一层的职位晋升做准备。
技多真的不压身吗
对于学习,很多人觉得技多不压身,多学点总没错,但学很多,貌似也看不到啥好处。学一堆东西,能用上的却很少,时间倒是花了一大把,却没有直接看到这些知识带来的益处,于是迷茫,不清楚学这么多东西是为了什么,但又觉得没办法,不学很快就会落后,于是就又花大把时间学一些以后很少用到,或根本用不到的知识,以此来安慰自己:做这些是为了自己好,是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但他们内心其实渴望的并不是不断吸收知识,而是是职位的晋升,以及薪水的提升,在疯狂扩充知识面的同时,却忽略了薪水提升和职位晋升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就像xx,他是非科班,如果是科班,他向你问的问题早该在初学是就已经遇到并解决了,之所以他会去学习编译原理这种可能永远用不上的知识,是因为他心里已经对知识产生焦虑,总会觉得不把它搞定,就永远不会进步,还有上面评论提到修炼内功的那位小伙伴,也是属于这种类型。但问题是,这种纯粹为了学而学,为了提升而提升的学习模式,有可能就会让自己陷入知识的怪圈,不断的去学习各种各样,但又对自身职业发展没多少益处的知识,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知识焦虑,到头来又会发现没啥用,因而自暴自弃,还是以评论区那位修炼内功的小伙伴为例,如果修炼的内功对自身以后的发展并没有没有什么用处呢?那还需要学吗?
大多数有知识焦虑的人都喜欢填充各种知识,无论将来对自己有没有用,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在将来到底会不会帮到自己,如果提前知道这些知识不会帮到自己,他们压根不会去学,职场时间是很宝贵的,没人会想去花大把时间到一些毫无用处的知识上面,但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要不要学,于是就会找老前辈,学习他们的经验,那很多科班前辈,就会让你从各种基础补起,什么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时候他们就觉得很有道理,像得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开始拼命学这些东西,并坚信自己能走得更远,诚然,这些东西,的确能让我们在技术上走的更远,但这也只是技术上的,职位晋升远不是技术强就能行的,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应该在学校完成,而不应该在职场花大把时间学习这些东西,当离开学校,就不应该过多把关注点放在那些计算机基础课上面了,而应该更多的关注与自身发展,职业晋升等息息相关的职业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的知识能否以后用得上,并且能带来长期效益,毕竟已经不是学生了,是时候转变一下身份了,既然是想在职场取得更好的发展,自然就应该听取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场人的意见。
为此需要找到一名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加以指导,xx就很符合这个人选,那么xx认为哪些知识在你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且值得花大量时间学习而不担心未来用不上的?这些知识中又有哪些是只需要了解但不必全面掌握的,又有哪些需要全面掌握但不必深入学习的,以及哪些既需要全面掌握又需要深入学习的?
======》》》》
首先纠正观点,基础性的东西不是在学校学习就够了:
- 学校学习面向考试,核心是记住
- 工作中的学习是面向应用的,核心是理解和应用
举一个最简单例子: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都学过网络课程,知道TCP/IP的3次握手和四次断开,但是我还没见到哪个毕业生能够一开始工作就能够处理网络断连问题。以Linux为例,要想处理网络断连,你得组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TCP连接和断连、DNS解析步骤、IP组网和路由,你还需要掌握这些工具:tcpdump、ping、tracert、ps等命令,这些都是基础,有的是在学校学过但你不知道怎么用,有的是学校没学过要在工作中学习,但最关键的是要学会把这些东西串起来产生实际价值。
我的职业生涯对基础技术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是在,对高性能、网络都有一定的要求,是因为工作需要,然后我深入去学,才理解非常深的。最典型的是SMP架构的CPU 的false sharing问题,这个知识点理论上属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般就会写CPU有L1/L2/L3 cache,不会说多核CPU的的cache line对齐会导致false sharing问题,然后对性能有很大影响。MySQL也被这个问题给坑过,而Disruptor的高性能则是采用padding避免了这个坑。与此类似的还有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Linux内核的一些基础知识。
你肯定又好奇了,false sharing到底是啥,别急,这个基础知识点在我后来负责业务开发的时候就没用了,因为接触不到这个深度,但是业务开发的时候,MySQL的索引、ES的倒排索引这些基础理论就很有用了,因为你要设计合理的索引和存储方案,但这个时候其实也不需要你能够做到自己把B+ tree的数据结构能够写出来,只需要知道原理就可以设计合理的索引和存储方案了。
所以,价值原则,就是让更多人明白这道理,优先投入能尽快产生价值的基础和技术,而不要人云亦云的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用不上的东西,浪费时间,还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虚幻的自己很强的感觉,既不利于自己能力提升,也会让自己心态失衡。
如果说一定要学习一些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都有用的东西,那肯定不能是具体的某个技术,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思想。比如设计模式,设计原则、UNIX编程艺术里面谈到的原则。推崇《UNIX编程艺术》,里面谈到的原则真的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经历,其实看到里面讲的原则你也体会不深,实际遇到选择的时候,你也不一定敢按照它说的来做。
没有什么知识是无论什么岗位都需要全面或者深入的学习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例,这已经是基础中的基础了,但你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尤其是广域网BGP这些内容,普通的技术人员根本不需要也没机会去全面学习和了解,更不用说去深入学习了。绝大部分技术人员,能够学会用tcpdump、ping、tracert这些工具,能看懂tcp包头的各个字段含义很不错了。
公司角度看晋升
这三点对标:目标、方法、执行。或者用道家说法就是:道 法 术 器。
价值就是目标,找到最重要的那个目标,就是让公司觉得你有价值。 成长就是方法,具体方法就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单纯的做事。 主动就是执行,找准目标和方法之后,需要有动力去推动落地执行。
站在个人的角度就是主动、成长、价值。这些原则如果不是有长期的思考和各种经历,很难一下看出来。
唯领导论
余世维的唯领导论:老板永远是对的,如果不对,请参考前一句。
这些年来一直按这样工作观。“服从命令听指挥”,“领导指哪打哪”。这也是我一直加班努力工作的思想原点。曾经看到过观点,说余世维的唯领导论害人,当时不理解(不过那个观点也没说清楚why,只是喷论点,无论据)。也曾看到不咋加班的人却绩效好,且晋升快(排除不公平因素,人家做出来的产出也确实棒)。
同时,还让我有不好的工作习惯:“怕工作中出错”。这是基于"把事情做好"的工作观。这让我花了很多精力去尝试把工作做到90分,95分甚至100分,120分。虽想超预期,但超预期路上,只是在同一层次想做到120,这导致我在当前层次上花过多精力,却没有好的效果。却没有想过,在更高层次上多做一点,就能实现超预期的结果。
把时间多分一些在自己的成长,收获会更多。去挑战更难工作,不怕事情做错,多从高层次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重复工作做再漂亮,能力提升也不大,晋升较难。
小公司的领导作风
小公司的领导,若关注员工成长,员工成长后,公司往往不愿意及时加薪(无相应技术级别及薪酬体系)。 这时,易出现人员流失。然后,公司高层又怪你管理不行,把人都管走了,影响业务进度。
好多小公司领导,只是把人当工具去用。工具人做的好,多夸奖你,这也容易使有上进心的人,努力错方向。但人还是应关注自身成长。成长是很私人的事儿,毕竟晋升是自己的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Java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