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码分析 RocketMQ DLedger(多副本) 之日志追加流程
上一篇我们详细分析了 源码分析RocketMQ多副本之Leader选主,本文将详细分析日志复制的实现。
有了前篇 源码分析 RocketMQ DLedger 多副本存储实现,本文将直接从 Leader 处理客户端请求入口开始,其入口为:DLedgerServer 的 handleAppend 方法开始讲起。
1、日志复制基本流程
在正式分析 RocketMQ DLedger 多副本复制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客户端发送日志的请求协议字段,其类图如下所示:
我们先一一介绍各个字段的含义:
- String group
该集群所属组名。 - String remoteId
请求目的节点ID。 - String localId
节点ID。 - int code
请求响应字段,表示返回响应码。 - String leaderId = null
集群中的Leader Id。 - long term
集群当前的选举轮次。 - byte[] body
待发送的数据。
日志的请求处理处理入口为 DLedgerServer 的 handleAppend 方法。
DLedgerServer#handleAppend
Step1:首先验证请求的合理性:
- 如果请求的节点ID不是当前处理节点,则抛出异常。
- 如果请求的集群不是当前节点所在的集群,则抛出异常。
- 如果当前节点不是主节点,则抛出异常。
DLedgerServer#handleAppend
Step2:如果预处理队列已经满了,则拒绝客户端请求,返回 LEADER_PENDING_FULL 错误码;如果未满,将请求封装成 DledgerEntry,则调用 dLedgerStore 方法追加日志,并且通过使用 dLedgerEntryPusher 的 waitAck 方法同步等待副本节点的复制响应,并最终将结果返回给调用方法。
- 代码@1:如果 dLedgerEntryPusher 的 push 队列已满,则返回追加一次,其错误码为 LEADER_PENDING_FULL。
- 代码@2:追加消息到 Leader 服务器,并向从节点广播,在指定时间内如果未收到从节点的确认,则认为追加失败。
接下来就按照上述三个要点进行展开:
- 判断 Push 队列是否已满
- Leader 节点存储消息
- 主节点等待从节点复制 ACK
1.1 如何判断 Push 队列是否已满
DLedgerEntryPusher#isPendingFull
主要分两个步骤:
代码@1:检查当前投票轮次是否在 PendingMap 中,如果不在,则初始化,其结构为:Map< Long/* 投票轮次*/, ConcurrentMap>>。
代码@2:检测当前等待从节点返回结果的个数是否超过其最大请求数量,可通过maxPendingRequests
Num 配置,该值默认为:10000。
上述逻辑比较简单,但疑问随着而来,ConcurrentMap> 中的数据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不妨接着往下看。
1.2 Leader 节点存储数据
Leader 节点的数据存储主要由 DLedgerStore 的 appendAsLeader 方法实现。DLedger 分别实现了基于内存、基于文件的存储实现,本文重点关注基于文件的存储实现,其实现类为:DLedgerMmapFileStore。
下面重点来分析一下数据存储流程,其入口为DLedgerMmapFileStore 的 appendAsLeader 方法。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1:首先判断是否可以追加数据,其判断依据主要是如下两点:
- 当前节点的状态是否是 Leader,如果不是,则抛出异常。
- 当前磁盘是否已满,其判断依据是 DLedger 的根目录或数据文件目录的使用率超过了允许使用的最大值,默认值为85%。
Step2:从本地线程变量获取一个数据与索引 buffer。其中用于存储数据的 ByteBuffer,其容量固定为 4M ,索引的 ByteBuffer 为两个索引条目的长度,固定为64个字节。
Step3:将 DLedgerEntry,即将数据写入到 ByteBuffer中,从这里看出,每一次写入会调用 ByteBuffer 的 clear 方法,将数据清空,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一次数据追加,只能存储4M的数据。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4:锁定状态机,并再一次检测节点的状态是否是 Leader 节点。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5:为当前日志条目设置序号,即 entryIndex 与 entryTerm (投票轮次)。并将魔数、entryIndex、entryTerm 等写入到 bytebuffer 中。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6:计算新的消息的起始偏移量,关于 dataFileList 的 preAppend 后续详细介绍其实现,然后将该偏移量写入日志的 bytebuffer 中。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7:执行钩子函数。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8:将数据追加到 pagecache 中。该方法稍后详细介绍。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9:构建条目索引并将索引数据追加到 pagecache。
DLedgerMmapFileStore#appendAsLeader
Step10:ledgerEndeIndex 加一(下一个条目)的序号。并设置 leader 节点的状态机的 ledgerEndIndex 与 ledgerEndTerm。
Leader 节点数据追加就介绍到这里,稍后会重点介绍与存储相关方法的实现细节。
1.3 主节点等待从节点复制 ACK
其实现入口为 dLedgerEntryPusher 的 waitAck 方法。
DLedgerEntryPusher#waitAck
代码@1:更新当前节点的 push 水位线。
代码@2:如果集群的节点个数为1,无需转发,直接返回成功结果。
代码@3:构建 append 响应 Future 并设置超时时间,默认值为:2500 ms,可以通过 maxWaitAckTimeMs 配置改变其默认值。
代码@4:将构建的 Future 放入等待结果集合中。
代码@5:唤醒 Entry 转发线程,即将主节点中的数据 push 到各个从节点。
接下来分别对上述几个关键点进行解读。
1.3.1 updatePeerWaterMark 方法
DLedgerEntryPusher#updatePeerWaterMark
代码@1:先来简单介绍该方法的两个参数:
- long term
当前的投票轮次。 - String peerId
当前节点的ID。 - long index
当前追加数据的序号。
代码@2:初始化 peerWaterMarksByTerm 数据结构,其结果为 < Long \/** term */, Map< String \/** peerId */, Long \/** entry index*/>。
代码@3:如果 peerWaterMarksByTerm 存储的 index 小于当前数据的 index,则更新。
1.3.2 wakeUpDispatchers 详解
DLedgerEntryPusher#updatePeerWaterMark
该方法主要就是遍历转发器并唤醒。本方法的核心关键就是 EntryDispatcher,在详细介绍它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该集合的初始化。
DLedgerEntryPusher 构造方法
原来在构建 DLedgerEntryPusher 时会为每一个从节点创建一个 EntryDispatcher 对象。
显然,日志的复制由 DLedgerEntryPusher 来实现。由于篇幅的原因,该部分内容将在下篇文章中继续。
上面在讲解 Leader 追加日志时并没有详细分析存储相关的实现,为了知识体系的完备,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其核心实现。
2、日志存储实现详情
主要对 MmapFileList 的 preAppend 与 append 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存储部分的设计请查阅笔者的博客:源码分析RocketMQ DLedger 多副本存储实现,MmapFileList 对标 RocketMQ 的MappedFileQueue。
2.1 MmapFileList 的 preAppend 详解
该方法最终会调用两个参数的preAppend方法,故我们直接来看两个参数的 preAppend 方法。
MmapFileList#preAppend
代码@1:首先介绍其参数的含义:
- int len 需要申请的长度。
- boolean useBlank 是否需要填充,默认为true。
代码@2:获取最后一个文件,即获取当前正在写的文件。
代码@3:如果需要申请的资源超过了当前文件可写字节时,需要处理的逻辑。代码@4-@7都是其处理逻辑。
代码@4:申请一个当前文件剩余字节的大小的bytebuffer。
代码@5:先写入魔数。
代码@6:写入字节长度,等于当前文件剩余的总大小。
代码@7:写入空字节,代码@4-@7的用意就是写一条空Entry,填入魔数与 size,方便解析。
代码@8:如果当前文件足以容纳待写入的日志,则直接返回其物理偏移量。
经过上述代码解读,我们很容易得出该方法的作用,就是返回待写入日志的起始物理偏移量。
2.2 MmapFileList 的 append 详解
最终会调用4个参数的 append 方法,其代码如下:
MmapFileList#append
代码@1:首先介绍一下各个参数:
- byte[] data
待写入的数据,即待追加的日志。 - int pos
从 data 字节数组哪个位置开始读取。 - int len
待写入的字节数量。 - boolean useBlank
是否使用填充,默认为 true。
代码@2:获取最后一个文件,即当前可写的文件。
代码@3:获取当前写入指针。
代码@4:追加消息。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 appendMessage,具体的消息追加实现逻辑。
DefaultMmapFile#appendMessage
该方法主要突出一下写入的方式是 mappedByteBuffer,是通过 FileChannel 的 map方法创建,即我们常说的 PageCache,即消息追加首先是写入到 pageCache 中。
本文详细介绍了 Leader 节点处理客户端消息追加请求的前面两个步骤,即 判断 Push 队列是否已满 与 Leader 节点存储消息。考虑到篇幅的问题,各个节点的数据同步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
在进入下一篇的文章学习之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下问题:
- 如果主节点追加成功(写入到 PageCache),但同步到从节点过程失败或此时主节点宕机,集群中的数据如何保证一致性?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都读到这里了,麻烦帮忙个点【在看】,谢谢。
推荐阅读源码分析 RocketMQ DLedger 多副本系列文章:
1、RocketMQ 多副本前置篇:初探raft协议
2、源码分析RocketMQ多副本之Leader选主
3、源码分析 RocketMQ DLedger 多副本存储实现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间件兴趣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