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monyOS音频开发指导:使用AudioRenderer开发音频播放功能 原创
AudioRenderer是音频渲染器,用于播放PCM(Pulse Code Modulation)音频数据,相比AVPlayer而言,可以在输入前添加数据预处理,更适合有音频开发经验的开发者,以实现更灵活的播放功能。
开发指导
使用AudioRenderer播放音频涉及到AudioRenderer实例的创建、音频渲染参数的配置、渲染的开始与停止、资源的释放等。本开发指导将以一次渲染音频数据的过程为例,向开发者讲解如何使用AudioRenderer进行音频渲染,建议搭配AudioRenderer的API说明阅读。
下图展示了AudioRenderer的状态变化,在创建实例后,调用对应的方法可以进入指定的状态实现对应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的状态执行不合适的方法可能导致AudioRenderer发生错误,建议开发者在调用状态转换的方法前进行状态检查,避免程序运行产生预期以外的结果。
为保证UI线程不被阻塞,大部分AudioRenderer调用都是异步的。对于每个API均提供了callback函数和Promise函数,以下示例均采用callback函数。
图1 AudioRenderer状态变化示意图
在进行应用开发的过程中,建议开发者通过on('stateChange')方法订阅AudioRenderer的状态变更。因为针对AudioRenderer的某些操作,仅在音频播放器在固定状态时才能执行。如果应用在音频播放器处于错误状态时执行操作,系统可能会抛出异常或生成其他未定义的行为。
● prepared状态: 通过调用createAudioRenderer()方法进入到该状态。
● running状态: 正在进行音频数据播放,可以在prepared状态通过调用start()方法进入此状态,也可以在paused状态和stopped状态通过调用start()方法进入此状态。
● paused状态: 在running状态可以通过调用pause()方法暂停音频数据的播放并进入paused状态,暂停播放之后可以通过调用start()方法继续音频数据播放。
● stopped状态: 在paused/running状态可以通过stop()方法停止音频数据的播放。
● released状态: 在prepared、paused、stopped等状态,用户均可通过release()方法释放掉所有占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且不会再进入到其他的任何一种状态了。
开发步骤及注意事项
1. 配置音频渲染参数并创建AudioRenderer实例,音频渲染参数的详细信息可以查看AudioRendererOptions。
2. 调用start()方法进入running状态,开始渲染音频。
3. 指定待渲染文件地址,打开文件调用write()方法向缓冲区持续写入音频数据进行渲染播放。如果需要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个性化的播放,在写入之前操作即可。
4. 调用stop()方法停止渲染。
5. 调用release()方法销毁实例,释放资源。
完整示例
下面展示了使用AudioRenderer渲染音频文件的示例代码。
当同优先级或高优先级音频流要使用输出设备时,当前音频流会被中断,应用可以自行响应中断事件并做出处理。具体的音频并发处理方式可参考多音频播放的并发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