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征文-开发板# 用鸿蒙开发AI应用(四)Helloworld 原创 精华
前言
上一篇,我们把编译和烧录环境都搭建好了,这一篇我们来初探一下鸿蒙OS的应用开发流程。
环境准备
距我们上次搭建环境有段时间了,先来更新一下开发工具和相关开源代码。
1. 更新 DevEco Device Tools
在 vscode 里 扩展 -> 从VSIX安装... -> 选择DevEcoDeviceTool-1.0.1.vsix
2. 同步代码仓
3. 下载开发工具
下载应用打包和签名工具。
第一个程序
1. 创建程序目录
在源码 applications\sample 目录下,我们新建一个 myApp 目录放置新增代码。
2. 创建主程序
新建主程序 my_first_app.c,简单打印一个Hello World。
stdio.h 为标准库,los_sample.h为子程序的头文件。
3. 创建子程序
创建子程序los_sample.c, 也是简单打印一下。
在include目录下创建一个头文件los_sample.h
4. 配置BUILD.gn文件
创建BUILD.gn, 写入配置信息
首先导入 gni 组件,将源码my_first_app.c和los_sample.c编译成my_app_lib库文件,这里指定include为头文件路径。
然后将my_app_lib打包成 lite_component命名为camera_my_app组件。
5. 修改 json 配置
在 build\lite\目录下 新建my_hi3516dv300.json
将刚才生成的camera_my_app组件,打包为applications应用,放入鸿蒙的子系统中。
6. 编译
可以通过ssh登录虚拟机或直接在虚拟机上进行编译,
注意:一定要带上 debug参数,这样才能启动后才能方便进入OHOS的命令行模式。
如遇到找不到java路径的情况,是由于新开源代码中加入了应用打包工具引起的,前文已下好工具包,
再安装 java即可修复。
7. 烧录系统
在上一篇完成过烧录后,这里只需要选择userfs.img文件烧录即可。
注意这里的输出目录为my_hi3516dv300
点击烧录,然后重启开发板即可。
8. 运行
烧录完成后,我们在串口下进行调试,根据usb分配的串口号进行连接
在开发板启动完成后,按回车进入OHOS命令行
这里camera_my_app就是我们之前定义的组件名称,能正常看到输出,那恭喜您已经在鸿蒙上运行了第一个程序了。
注意这里的命名对应关系,官方示例中采用源文件、库文件、组件名称和应用名称都采用相同命名,会便于项目管理。不过对新人来说不容易理解,这里我都区分开了,可以再仔细梳理一下流程。
从源码到库,从库到组件,再从组件到应用,最后进入OHOS系统执行。
资料下载
下一篇预告
下一篇,
我们将开发一个有界面的HAP应用,
并介绍一下更多的组件功能,
敬请期待...
大佬你好,我照着做了,烧录了但是没有那个应用生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步骤都对
第一次要完整烧录一下,包含OHOS_Image和rootfs部分
大佬,能请教下怎么在源码层次添加一个app,然后在界面显示图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