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鸿蒙即将推出,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支持鸿蒙?

兰花光浩
发布于 2021-6-2 17:50
浏览
0收藏

6月2日晚上八点,鸿蒙系统发布会正式开始,而自2019年八月正式发布鸿蒙系统至今,这一次算是一次正式且彻底的亮相,本次发布的鸿蒙系统将可应用于智能手机。

深度解读:鸿蒙即将推出,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支持鸿蒙?-鸿蒙开发者社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不仅面临着美国的极限打压,其消费者业务和5G业务遭受巨大打击,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发展困境和舆论压力。就拿鸿蒙系统来说,撇开越来越恶劣的国外应用环境不提,即便在国内,鸿蒙同样饱受质疑。

 

在鸿蒙还没正式版本之前,说鸿蒙“拾人牙慧”;当鸿蒙拿出自己的分布式系统后,又用各种方式来证明鸿蒙跟阿里云OS性质相似,甚至不如后者;华为公布源代码后,又有人用所谓的原创性讽刺华为内核依然是安卓,却无视鸿蒙在产品逻辑上的独立性……似乎无论华为做到了什么,总不如它在国外的同行们。

 

社区上有一个问题常常提及:如果鸿蒙系统正式推出,你是否愿意用鸿蒙系统?

 

在我看到的回答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尝试“鸿蒙系统”。

 

但是我觉得很多人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我们为什么应该支持鸿蒙系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支持鸿蒙系统。

 

所以今天主要谈谈,支持鸿蒙系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用三个问题来表达)。

 

第一,相比安卓,鸿蒙为什么应该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任何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其实都无法脱离自身的时代背景。从当下操作系统的角度来说,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中美科技竞赛。

 

这种竞赛已经超出了经济和科技自身的层面,而延伸到了政治层面,而且这个恶劣的先例是美国先开的头。换句话说,美国将科技发展跟自己的政治意图深度绑定,用科技优势来换取政治优势。

 

我能原谅一些为了发泄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而在网络上“愤世嫉俗”的键盘侠们,但有这种“精神移民”倾向的言论,我一般很难容忍。

 

总之呢,完全脱离开国家博弈去讨论现如今两国科技企业的商业行为,这种想法相当幼稚。

 

然而国内有一些科技企业确实存在这种想法,这也造成了舆论层面的撕裂感:中国科技企业尤其是手机厂商,民众对于几个顶级品牌的支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但是我们反观美国,美国顶级科技企业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撕裂现象。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跟国家利益是高度契合的,硅谷的科技发展会最终转化为美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中国(部分)企业的商业利益却并不总是跟国家利益高度契合,很多中国企业虽然缴税,但那是对中国市场在尽义务,它们的存在或许对中国的经济有利,但它们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毫无贡献,反而为美国的科技发展输出了资金和应用市场。

 

而华为之所以受到民众的高度支持,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跟国家利益高度契合的中国企业,它在5G领域的技术探索,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工作,这些技术能力最终都可以跟国家的科技发展相契合,并最终转化为中国的综合国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家应该支持原创性的重大创新成就,而鸿蒙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重大创新成就”。鸿蒙究竟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鸿蒙系统是中国面对中美科技竞争下一轮比赛中的重要“筹码”,它的成功与否影响着中国在“5G时代”智能设备控制和大数据留存方面的“话语权”。

 

安卓的重要性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搞鸿蒙?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话语权”。中国企业在安卓系统上没有话语权,华为之前是安卓阵营里话语权最大的中国企业,但依然被谷歌分分钟清理出去,所以别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这么厉害,但谷歌几乎想整谁就整谁——因为安卓的整个体系和框架是在谷歌的主导下建立的。

 

再直白一点,谷歌拥有安卓系统的“最终解释权”。

 

而且更重要的是,谷歌的“最终解释权”并没有完全用在商业竞争里,而是被美国政客们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操作系统也就有了新的用途——国家博弈的手段。

 

中国想要实现和平崛起,就要用尽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鸿蒙系统就是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不是一个长板,但我们不能让它成为短板。

于是我们要再造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系统,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企业将拥有“最终解释权”,如果鸿蒙系统能够推广开,那就意味着美国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干预正常的商业竞争。

 

从产品角度来讲,鸿蒙系统在产品逻辑上已经超越了现在的安卓,因为它是多终端的物联网系统,从本质来讲跟谷歌新推出的Fuchsia OS属于同一层级。但从目前放出的信息来看,鸿蒙很显然是物联网系统的先行者。

 

此外,还有数据安全问题。这个不需要多说,数据在信息时代就是核心资产,尤其是在物联网时代,网络将加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数据安全也将直接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简单的例子,鸿蒙系统可以应用于智能汽车,成为汽车的操作系统之一,如果这个系统也完全掌握在美国公司手里,而美国政府也跟现在一样,用行政权力干涉科技公司的决策,命令谷歌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美国政府,那我们的智能汽车就很有可能被美国远程操控,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鸿蒙这类物联网系统如果没有完全的控制权,对物联网联机的所有设备以及与这些这些设备相关的人事物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隐患。

 

第二,中国其他手机厂商为什么离不开安卓?以及会在什么前提下脱离安卓?

 

其实如果美国不制裁华为,华为也不会脱离安卓,可以说华为是在美国的强行逼迫下离开了安卓系统。为什么安卓这么“香”?因为它构建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数码产品软件“生态”。

 

安卓作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开始构建生态的时期,中美关系仍然处于“蜜月期”,同时中国科技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还相当低下,这就造成国内厂商高度参与安卓生态的建设。十多年来,中国厂商受益于这种全球合作方式(实质是中美合作),做上游不用担心受到挑战,还能实现经济利益,搞下游的也不用大力投入研发,用轻资产模式做电子产品,也能大把赚钱。这种合作方式的前提就是“美国拥有最终解释权,且其他国家不具备挑战资格”。

 

但是十几年后,中国国力发展让美国犯了“受迫害妄想症”,中国的经济增长让美国人认为将挑战他们的霸权。于是它们决定使用手里的“最终解释权”来制止中国科技的发展。

 

所以从本质来讲,是美国率先破坏了这种“中美合作模式”,以行政命令强迫谷歌对华为进行制裁。

 

这里边就体现出一个区别对待:为什么只针对华为?

 

很多人说是因为华为的技术超过了美国。这一点上我其实没那么乐观,仅仅单论通信技术,华为也只敢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那个巨人大概率是个美国人。

 

我认为是华为表现出的技术发展潜力颠覆了美国之前的预期——它以为中国科技企业已经在他们构建的“中美合作模式”中陷入沉睡,不再挣扎,更不会玩什么“反客为主”。但是华为用自己在5G方面的技术突破给了美国人一个惊喜。而当美国人将注意力投注在华为身上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惊喜。

 

惊喜多了,量变引发质变,就变成了惊吓。当华为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独立王国后,华为的技术实力对美国的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造成了最大的威胁。

 

而小米OV们在美国技术面前却没有任何资格与底气去谈超越甚至是追赶,它们仍旧忠诚于美国一手打造的“中美合作模式”之中。说白了,它们就是美国科技企业的下游企业,有一首打油诗说得好:“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喝我洗脚水”。

 

所以总的来说,小米OV和他们在美国的上游企业谷歌、高通甚至韩国的三星等属于利益共同体。在商业利益上,小米OV们必然要维护谷歌、高通们的利益;在国家利益上虽然小米OV跟华为天然属于同一阵营,但很显然,小米OV们更注重商业利益——这其实是企业的本分,所以他们非但连口头支持华为的声音几乎都不敢喊,更会在华为被迫收缩手机市场时蚕食空出来的市场。

 

但没办法,在商业环境中依法纳税就已经是很高的商业道德,而为了国家长期战略支持竞争对手这种行为,商业逻辑上讲不通。这也是小米OV们立足中国市场的底气之一。

 

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讲,小米OV们离不开安卓也能理解,因为事关他们的生存,但是某些人以此认为人们不应该否定它们——这却未必。因为公道自在人心,小米OV们的市场行为很容易理解:尽管知道支持鸿蒙对国家物联网建设有好处,但在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战略利益之间,它们更倾向于前者。

 

第三个问题,鸿蒙系统在什么前提下更可能获得全民支持?

 

这里想先纠正一个说法:人们乐于支持鸿蒙系统,主要因为它代表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以及它的必要性。但是我们支持鸿蒙系统,并不能跟“支持华为的鸿蒙系统”划等号。

 

鸿蒙怎样才能获得全民推广呢?它必然离不开华为之外其他手机厂商们的支持。那么这些友商们推广鸿蒙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利益。

 

前边说过,目前小米OV们的利益跟高通、谷歌绑定在了一起,但这个利益链条中仅存在商业利益。而小米OV们如果支持鸿蒙系统,那至少有益于国家利益。如果小米OV们也能够跟鸿蒙的利益深度绑定在一起,那么在利益的天平上,小米OV们有可能改变立场。

 

现在主要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一,谷歌、高通可能已经结成同盟,小米OV们在芯片没有备选项的前提下只能跟谷歌、高通“同舟共济”;第二,小米OV们没有鸿蒙的话语权。

 

对于第一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妥协,小米OV们在手机市场的声量也不小,毕竟市场占有率在那里放着,他们可以用市场倒逼谷歌高通做一些妥协。

 

比较难办的是第二个问题。

 

从华为的角度来讲,由于投入较早,在鸿蒙的诞生阶段及生态发展阶段,鸿蒙系统几乎完全都是在华为的独立支撑下完成的,换句话说,小米OV们毫无贡献,换成谁也不会把鸿蒙的所有根底都交出去,甚至话语权。

 

而从小米OV们的角度来讲,华为既搞手机芯片,又卖手机,甚至曾经成为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这会儿又要搞一个听起来就很唬人的手机系统,基本上这个行业里最有价值的东西华为都要搞,而且从以往经验来看它还能把它们都搞成,如果完全由华为掌握的鸿蒙真的大获成功,然后华为又恢复制造手机,那么小米OV们还有什么活路?

 

所以即便有鸿蒙的话语权它们也不想掺乎这事儿,更不要说华为压根没考虑过给。

 

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鸿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有利于中国在5G时代摆脱美国智能操作系统的“威胁”,且有助于物联网建设。

 

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当事人受限于立场,恐怕都无力破局,最终可能还需要国家出面,或者说一个足够让双方信服的第三方来平衡这里边的利益。但不管怎么样,鸿蒙想获得其他手机厂商的全力支持,它的所有权必然会脱离华为。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鸿蒙团队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类似于谷歌这样的专门运作软件的实体企业,它的股权构成应该包含国内的主流手机厂商、智能设备厂商、智能汽车厂商和软件开发商等。

 

但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鸿蒙确实是一个很经得起想象的产品”这样的前提之上。 

 

写在最后

 

鸿蒙的推广必然要从消费者和手机厂商两方面来进行,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虽然绝大多数都不会相背离,但很多情况下也不会保持一致。当一家企业发展到影响人数在千万人次以上时,这类企业所要考虑的就不能仅仅是自身的商业利益,也应当考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考虑国家的利益——因为它们的壮大实际上获得了国家发展的红利。

 

为什么华为好像做什么都是对的,做什么都事半功倍,而反观小米OV却做什么都容易招来骂声?最根本原因也在这里,华为的企业发展跟国家利益高度契合,而崛起中的中国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必然更加拥护国家利益,华为这是得了“民心”。

 

我们可以反观一下美国硅谷的企业,实际上美国硅谷的科技公司跟美国国家利益是高度契合的,甚至美国硅谷成为美国霸权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们中国企业也应该拥有这类自觉,将自己的商业利益跟国家利益形成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国家强才能保障企业不被欺负,企业不被欺负才能坚定不移搞创新发展,坚定不移搞创新发展才能持续保证国家强”这样的良性循环。

 

最后,还是希望小米OV们多在研发上做一些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创新,跟华为一样,共同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的能量。

 

我相信,当小米被美国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制裁的时候,要比之前被美国法院宣布取消制裁时更像一个真正的中国科技公司。也要伟大的多。

分类
已于2021-6-2 17:50:49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