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的未来充满了挑战

兰花光浩
发布于 2021-6-5 22:10
浏览
0收藏

余承东表示,未来十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战略是一个长期战略,即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重点围绕着5大场景来打造用户体验,其中包括运动健康场景、智慧办公、影音娱乐场景、智能家居和智慧出行大场景。

鸿蒙的未来充满了挑战-鸿蒙开发者社区

分析师刘泽晶认为,鸿蒙OS并不定位于对Windows、Android进行替代,而是剑指万物互联时代全场景、多终端的操作系统,未来大概率将成为物联网时代主流操作系统。与此相对应,鸿蒙OS(及大华为体系)所有的生态布局也将围绕万物互联展开。

 

分析师郝彪认为,鸿蒙系统的快速发布,一方面是华为应对美国技术“制裁”、“Android断供”等一系列危机下的产物,一方面也承载了华为万物互联的“野心”,在移动端的重心转向软件和生态。而鸿蒙操作系统的重要商业价值在于,提供了更多的“连接”,从而提升了华为硬件生态的附加值和内涵,将会实现华为系列硬件产品的互联乃至智慧城市的万物互联,并带动华为软硬件生态持续繁荣。

 

与苹果iOS和安卓系统相比,有什么特点?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多种声音,鸿蒙也不例外。两年前的2019年8月,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揭开了鸿蒙系统的面纱。鸿蒙系统在华为陷入危机时走到台前。

 

彼时看好者认为,鸿蒙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统,看衰者则认为,鸿蒙成不了大气候,其中颇具争议的一点,就是不少人认为鸿蒙其实就是“安卓套壳”。此前OPPO某前公关宣称“鸿蒙本质就是基于AOSP开发的”,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王成录此前承认,鸿蒙目前使用了部分AOSP开源代码,这也成为外界质疑鸿蒙“套壳”安卓的主要原因。AOSP即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是由谷歌维护的开源操作系统开发项目,但它和安卓并不是一回事。

 

王成录后来回应质疑称,并不是所有安卓代码都是谷歌开发的,绝大部分代码来自开源社区。鸿蒙也会吸收社区优秀技术和代码,使用AOSP的开源代码,就判断鸿蒙是安卓换了皮,说明这类吐槽者没有太准确理解什么是开源。“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写一个大型的软件,每一行都自己写。”王成录称,安卓用开源代码比例超过80%。

 

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士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OSP既然是开源项目,意味着可以自由复用开源代码、贡献代码以及修复项目仓库。这其实也会带来更重要的反馈,推动开源项目得到更好优化。“如果鸿蒙真的是抄袭安卓,难道安卓会无动于衷?”

 

业内专家项立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鸿蒙是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它具备连接不同设备能力,这是windows、安卓和iOS目前还做不到的。“有人用砖、水泥、钢筋等建了一座商品房,其他人用这些东西再建一座酒店,但不能说它们就是一样的东西,内部结构、场景和用途都是不同的。”

 

有市场消息称,在今年10月预计开源的鸿蒙3.0系统将几乎看不到谷歌贡献的AOSP代码,届时或许会打消不少人的疑虑。

 

从底层技术方向上来看,鸿蒙其实和苹果iOS更像,因为两者使用的都是微内核架构,但区别在于,鸿蒙走的是开放模式,而苹果则是封闭的。目前,鸿蒙的内核包括Linux宏内核、LiteOS内核、鸿蒙微内核等多个内核混合的设计,其中Linux宏内核同样是安卓的内核,这使得鸿蒙能够快速兼容安卓。

 

LiteOS内核是华为专门针对IoT设备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操作系统内核;鸿蒙微内核则是鸿蒙系统未来将主要采用的自研核心。鸿蒙操作系统可以针对其运行设备的不同,选用最适合的内核,为上层提供基础操作系统能力。

 

一位分析师认为,鸿蒙系统目前在手机等高算力设备上还是主要使用Linux内核,鸿蒙微内核作为正处于快速开发阶段的备用内核未来可能会逐步替换其他内核。这也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正常过程,不应过度神化或者妖魔化鸿蒙系统。

 

华为仍需直面两场战争

 

从目前主流操作系统的发展来看,提高市场份额是华为的第一战。

 

研报表示,在新生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行业第二的iOS的市占率一直保持在18.7%以上;在平板操作系统上,行业第二的安卓在2013年的发展早期市占率刚好在16.57%,此后逐步上升;只有PC操作系统略微不同。

 

如果将三个平台放到一起看,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统安卓、Windows、iOS、MaOS的市占率为40.97%、31.47%、16.16%、6.75%。

 

如果只考虑国内市场,目前华为在国内的存量智能手机数量约为4.57亿台(今年内计划完成2亿台鸿蒙升级),市占率达到33%;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存量约为6300万个(今年内计划完成3000万个鸿蒙升级),市占率约为22%;配合年内直接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新机发布以及第三方生态伙伴的参与,华为有机会完成16%的市场占有率目标。

 

华为的另一战取决于谷歌与苹果在物联网操作系统上的速度。

 

谷歌在2016年启动了微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Fuchsia的研发,苹果在2020年WWDC发布会上也定义了未来苹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设备底层的融合互联,加码IoT(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布局。

 

看来,上述两家公司都存在巨大的历史包袱。

 

谷歌的安卓生态给其带来了太多的利益,Fuchsia每做一个功能就会顾及能不能避免对安卓产生巨大的冲击,庞大的利益集团在内部资源上制约着谷歌对Fuchsia的投入,所以其公开信息以来进展缓慢。而苹果在MacOS及iOS操作系统上,再造一个IoTOS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苹果选择做了很多Kit工具,如HomeKit、ARKit等,想在过去的资产边界上向前推进这件事。

 

操作系统开发出来只是第一步,而决定这个系统能否继续走下去,生态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短时间内让消费者接受使用华为的平台和应用?如何让头部应用和华为合作?都是摆在鸿蒙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大的问题是一些细分领域中的低频、刚需产品,也需要去啃硬骨头。”华为内部人士说。

 

从财报数据看,华为在全球的终端连接数已超10亿,其中手机存量用户突破7.3亿,大约90%的华为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以升级HarmonyOS。机构认为,庞大的终端基数市场为鸿蒙的发展也提供了孵化土壤。

 

“做一个操作系统,技术上并不难,生态才是核心。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另外,做生态如果配合不上产业发展变迁的机会,强做一个生态也很难成功。”王成录认为,鸿蒙生态的打造将是一场长期战役。

 

“我们自华为公司成立以来打了无数场战,但说实话打这场(生态)战,从开始打的时候,没有人确定地认为可以打赢。因为这么多公司都想建立生态系统,其实都是铩羽而归,华为搞生态能不能搞得起来,大家心里其实是打鼓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一名高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但华为人是这样,越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越不服输。

 

虽然从长期看来,无论是芯片的补缺还是操作系统乃至移动应用软件的加速迭代,对于华为来说都是一场场艰难的战役,但在华为人看来,每一场战役都没有了包袱,光着脚,也许能走出中国操作系统自己的路。

 

“鸿蒙之于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短期而言是救命稻草,长期而言则是战略转型的起点。”国泰君安认为,从长期来看,鸿蒙将推动华为加速实现从“硬件先进公司”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随着鸿蒙承担起国产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重任,未来华为势必会在数据库、编译器乃至编程语言等更多基础软件层面投入更多力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进程里一个重要参与者。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而鸿蒙则是登上这片大陆的钥匙,但能否成为“主人”,仍需时间的检验。

分类
已于2021-6-5 22:10:01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