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定义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职责链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用通俗的话就是推卸责任某件事,我们去解决,找到A,结果A踢皮球,说这不关我的事,去找B解决,然后我们就去找B,结果B也说,这跟我没关系,快去找C,就这样,我们就被踢来踢去,这就是责任链模式的思想。
角色
Handler(抽象处理者):它定义了处理请求的接口、一般设计成抽象类,持有一个处理器的引用,如果自己无法处理请求,则转给下一个处理器。因此在抽象处理者中定义了一个抽象处理者类型的对象,作为其对下家的引用。通过该引用,处理者可以连成一条链。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它是抽象处理者的子类,可以处理用户请求,在具体处理者类中实现了抽象处理者中定义的抽象请求处理方法,在处理请求之前需要进行判断,看是否有相应的处理权限,如果可以处理请求就处理它,否则将请求转发给后继者;在具体处理者中可以访问链中下一个对象,以便请求的转发。
纯责任链模式
● 一个具体处理对象只能选择选择其中一个处理器:要么承担全部责任,要么把处理责任推给下家,不允许出现某个处理器处理了部分又继续向下传递。
● 一个请求必须被某一个处理者对象所接收,不能出现某个请求未被任何一个处理者对象处理的情况
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 允许某个请求被一个具体处理器处理后再向下传递
● 一个具体处理器处理完某请求后还可以继续处理该请求。
● 一个请求最终可以不被任何处理器所处理。
代码示例
纯责任链模式
现在模拟一个场景请求,当数字符合奇数、指定数字、某个下限等可处理,否则就处理失败。
首先我们定义抽象处理器,以及处理方法模板,定义了当前请求哪些可以处理,不能处理就转给next。
然后定义我们的具体处理器,NoSupport 是一个永远不解决,只管推卸责任的类。
LimitSupport 解决指定范围的请求
OddSupport 类,解决奇数的问题
SpecialSupport 指定数字处理器
最后我们定义一个客户端去组装我们的责任链,将所有的处理器连在一起,并且模拟请求
我们的打印结果:除了我们定义处理器能处理的数字可以处理完成,其他数字无法处理。
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比如说公司请假需要审批,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请假小于3天,主管审批;4-10天的, 经理审批;11-30天的,总经理审批;超过30天的,不批准等等。这就得一步步去判断, 如果撇开设计模式不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使用if…else…把它解决了,但是问题可想而知, 实际中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这个例子的。
现在我们用责任链设计模式解决,将每种角色连接起来处理请假数据流。
抽象处理器
具体处理器-主任处理器
负责处理 3 天以下的假期,大于三天的递交给主管
经理处理器
处理小于10天的假期,大于10则递交给总办
总办处理器
处理大于 10 天假期的请求
客户端角色
声明一条处理链,模拟请假数据流
最后我们看打印结果
总结
责任链模式的优点
● 对象仅需知道该请求会被处理即可,且链中的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由客户端负责链的创建,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 请求处理对象仅需维持一个指向其后继者的引用,而不需要维持它对所有的候选处理者的引用,可简化对象的相互连接
● 在给对象分派职责时,职责链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灵活性,可以在运行时对该链进行动态的增删改,改变处理一个请求的职责
● 新增一个新的具体请求处理者时无须修改原有代码,只需要在客户端重新建链即可,符合 "开闭原则"
缺点
● 一个请求可能因职责链没有被正确配置而得不到处理
● 对于比较长的职责链,请求的处理可能涉及到多个处理对象,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且不方便调试
● 可能因为职责链创建不当,造成循环调用,导致系统陷入死循环
使用场景
- Netty 中的 Pipeline 和 ChannelHandler 通过责任链设计模式来组织代码逻辑
- Tomcat 过滤器中的责任链模式。
- Mybatis 中的 Plugin 机制使用了责任链模式,配置各种官方或者自定义的 Plugin,与 Filter 类似,可以在执行 Sql 语句的时候做一些操作
●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待运行时刻再确定,客户端只需将请求提交到链上,而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对象是谁以及它是如何处理的
● 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客户端可以动态创建职责链来处理请求,还可以改变链中处理者之间的先后次序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码哥字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