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ring中这些能升华代码的技巧,可能会让你爱不释手
一 如何获取spring容器对象
1.实现BeanFactoryAware接口
实现BeanFactoryAware
接口,然后重写setBeanFactory
方法,就能从该方法中获取到spring容器对象。
2.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
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
接口,然后重写setApplicationContext
方法,也能从该方法中获取到spring容器对象。
3.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
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
接口,需要注意的是该接口接收的泛型是ContextRefreshedEvent
类,然后重写onApplicationEvent
方法,也能从该方法中获取到spring容器对象。
此外,不得不提一下Aware
接口,它其实是一个空接口,里面不包含任何方法。
它表示已感知的意思,通过这类接口可以获取指定对象,比如:
- 通过BeanFactoryAware获取BeanFactory
- 通过ApplicationContextAware获取ApplicationContext
- 通过BeanNameAware获取BeanName等
Aware接口是很常用的功能,目前包含如下功能:
二 如何初始化bean
spring中支持3种初始化bean的方法:
- xml中指定init-method方法
- 使用@PostConstruct注解
- 实现InitializingBean接口
第一种方法太古老了,现在用的人不多,具体用法就不介绍了。
1.使用@PostConstruct注解
在需要初始化的方法上增加@PostConstruct
注解,这样就有初始化的能力。
2.实现InitializingBean接口
实现InitializingBean
接口,重写afterPropertiesSet
方法,该方法中可以完成初始化功能。
这里顺便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init-method
、PostConstruct
和 InitializingBean
的执行顺序是什么样的?
决定他们调用顺序的关键代码在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类的initializeBean
方法中。
这段代码中会先调用BeanPostProcessor
的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方法,而PostConstruct
是通过InitDestroy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实现的,它就是一个BeanPostProcessor
,所以PostConstruct
先执行。
而invokeInitMethods
方法中的代码:
决定了先调用InitializingBean
,再调用init-method
。
所以得出结论,他们的调用顺序是:
三 自定义自己的Scope
我们都知道spring
默认支持的Scope
只有两种:
- singleton 单例,每次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到的bean都是同一个对象。
- prototype 多例,每次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到的bean都是不同的对象。
spring web
又对Scope
进行了扩展,增加了:
- RequestScope 同一次请求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到的bean都是同一个对象。
- SessionScope 同一个会话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到的bean都是同一个对象。
即便如此,有些场景还是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
比如,我们想在同一个线程中从spring容器获取到的bean都是同一个对象,该怎么办?
这就需要自定义Scope
了。
第一步实现Scope
接口:
第二步将新定义的Scope
注入到spring容器中:
第三步使用新定义的Scope
:
四 别说FactoryBean没用
说起FactoryBean
就不得不提BeanFactory
,因为面试官老喜欢问它们的区别。
- BeanFactory:spring容器的顶级接口,管理bean的工厂。
- FactoryBean:并非普通的工厂bean,它隐藏了实例化一些复杂Bean的细节,给上层应用带来了便利。
如果你看过spring源码,会发现它有70多个地方在用FactoryBean接口。
上面这张图足以说明该接口的重要性,请勿忽略它好吗?
特别提一句:mybatis
的SqlSessionFactory
对象就是通过SqlSessionFactoryBean
类创建的。
我们一起定义自己的FactoryBean
:
获取FactoryBean
实例对象:
-
getBean("myFactoryBean");
获取的是MyFactoryBeanService类中getObject方法返回的对象, -
getBean("&myFactoryBean");
获取的才是MyFactoryBean对象。
五 轻松自定义类型转换
spring目前支持3中类型转换器:
- Converter<S,T>:将 S 类型对象转为 T 类型对象
- ConverterFactory<S, R>:将 S 类型对象转为 R 类型及子类对象
- GenericConverter:它支持多个source和目标类型的转化,同时还提供了source和目标类型的上下文,这个上下文能让你实现基于属性上的注解或信息来进行类型转换。
这3种类型转换器使用的场景不一样,我们以Converter<S,T>
为例。假如:接口中接收参数的实体对象中,有个字段的类型是Date,但是实际传参的是字符串类型:2021-01-03 10:20:15,要如何处理呢?
第一步,定义一个实体User
:
第二步,实现Converter
接口:
第三步,将新定义的类型转换器注入到spring容器中:
第四步,调用接口
请求接口时User
对象中registerDate
字段会被自动转换成Date
类型。
六 spring mvc拦截器,用过的都说好
spring mvc拦截器根spring拦截器相比,它里面能够获取HttpServletRequest
和HttpServletResponse
等web对象实例。
spring mvc拦截器的顶层接口是:HandlerInterceptor
,包含三个方法:
- preHandle 目标方法执行前执行
- postHandle 目标方法执行后执行
- afterCompletion 请求完成时执行
为了方便我们一般情况会用HandlerInterceptor接口的实现类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类。
假如有权限认证、日志、统计的场景,可以使用该拦截器。
第一步,继承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类定义拦截器:
第二步,将该拦截器注册到spring容器:
第三步,在请求接口时spring mvc通过该拦截器,能够自动拦截该接口,并且校验权限。
该拦截器其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在DispatcherServlet
类的doDispatch
方法中看到调用过程:
顺便说一句,这里只讲了spring mvc的拦截器,并没有讲spring的拦截器,是因为我有点小私心,后面就会知道。
七 Enable开关真香
不知道你有没有用过Enable
开头的注解,比如:EnableAsync
、EnableCaching
、EnableAspectJAutoProxy
等,这类注解就像开关一样,只要在@Configuration
定义的配置类上加上这类注解,就能开启相关的功能。
是不是很酷?
让我们一起实现一个自己的开关:
第一步,定义一个LogFilter:
第二步,注册LogFilter:
注意,这里用了@ConditionalOnWebApplication
注解,没有直接使用@Configuration
注解。
第三步,定义开关@EnableLog
注解:
第四步,只需在springboot
启动类加上@EnableLog
注解即可开启LogFilter记录请求和响应日志的功能。
八 RestTemplate拦截器的春天
我们使用RestTemplate
调用远程接口时,有时需要在header
中传递信息,比如:traceId,source等,便于在查询日志时能够串联一次完整的请求链路,快速定位问题。
这种业务场景就能通过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接口实现,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实现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接口:
第二步,定义配置类:
其中MdcUtil其实是利用MDC
工具在ThreadLocal
中存储和获取traceId
当然,这个例子中没有演示MdcUtil类的add方法具体调的地方,我们可以在filter中执行接口方法之前,生成traceId,调用MdcUtil类的add方法添加到MDC
中,然后在同一个请求的其他地方就能通过MdcUtil类的get方法获取到该traceId。
九 统一异常处理
以前我们在开发接口时,如果出现异常,为了给用户一个更友好的提示,例如:
如果不做任何处理请求add接口结果直接报错:
what?用户能直接看到错误信息?
这种交互方式给用户的体验非常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会在接口中捕获异常:
接口改造后,出现异常时会提示:“数据异常”,对用户来说更友好。
看起来挺不错的,但是有问题。。。
如果只是一个接口还好,但是如果项目中有成百上千个接口,都要加上异常捕获代码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时全局异常处理就派上用场了:RestControllerAdvice
。
只需在handleException
方法中处理异常情况,业务接口中可以放心使用,不再需要捕获异常(有人统一处理了)。真是爽歪歪。
十 异步也可以这么优雅
以前我们在使用异步功能时,通常情况下有三种方式:
- 继承Thread类
- 实现Runable接口
- 使用线程池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 继承Thread类
- 实现Runable接口
- 使用线程池
这三种实现异步的方法不能说不好,但是spring已经帮我们抽取了一些公共的地方,我们无需再继承Thread
类或实现Runable
接口,它都搞定了。
如何spring异步功能呢?
第一步,springboot项目启动类上加@EnableAsync
注解。
第二步,在需要使用异步的方法上加上@Async
注解:
然后在使用的地方调用一下:personService.get();就拥有了异步功能,是不是很神奇。
默认情况下,spring会为我们的异步方法创建一个线程去执行,如果该方法被调用次数非常多的话,需要创建大量的线程,会导致资源浪费。
这时,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线程池,异步方法将会被自动提交到线程池中执行。
spring异步的核心方法:
根据返回值不同,处理情况也不太一样,具体分为如下情况:
十一 听说缓存好用,没想到这么好用
spring cache架构图:
它目前支持多种缓存:
我们在这里以caffeine
为例,它是spring
官方推荐的。
第一步,引入caffeine
的相关jar包
第二步,配置CacheManager
,开启EnableCaching
第三步,使用Cacheable
注解获取数据
调用categoryService.getCategory()方法时,先从caffine
缓存中获取数据,如果能够获取到数据则直接返回该数据,不会进入方法体。如果不能获取到数据,则直接方法体中的代码获取到数据,然后放到caffine
缓存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捡田螺的小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