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面试官角度,看求职与内卷

strikeeagle
发布于 2022-11-17 11:21
浏览
0收藏

最近团队有人员变动,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开始招聘事项,下面作者尽量从流程全貌和大家总结一下面试过程,最近好多读者都在和我私聊说年底跳槽的事,也正好可以提供另一个角度做参考。

一、招聘需求

互联网的行业的内卷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信很多开发同学也习以为常,在这个领域内沉浸足够的时间之后,就会经历在求职者和面试官角色互跳的体验。在管理比较好的公司,招聘一直是一件谨慎的工作,公司之所以能发展好,因为大部分的员工能力水平偏高,这是最基本的保障。

在招聘流程开始之前,首先要和人事部门定好招聘需求,这里的需求是指双方的,不是指单个需求方:

站在面试官角度,看求职与内卷-鸿蒙开发者社区

实际上招聘中真正关注的核心点就上图中的几个,这里不同的角色关注求职者的能力不一样;开发部门侧重技术和业务两个核心能力,人事部门对薪水和学历有要求限制。

所以不管是招聘还是求职,看清整个流程和需求才能提高成功率,避免整个过程浪费多方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要求;

站在面试官角度,看求职与内卷-鸿蒙开发者社区

对于求职者来说能力是关键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导致面试不成功的点很多,后面在细说;对于公司来说,尽量招聘薪水在预算范围且符合工作能力要求,这种策略是普遍的共识。

二、招聘过程

1、简历筛选

不聊简历排版和美观这些细节的问题,有些公司是HR自行筛选简历,也有面试官自己筛选;简历是否会细看取决于三个核心因素:

  • 学历:作为大部分公司用人的基本门槛,学历的重要性不需要讨论;
  • 工作年限:技术部门的常规要求,没有工作年限意味入职之后有很高的培训成本;
  • 技术栈:通常要求主流的技术栈,以及熟悉公司使用的技术点;

【特别】 说明一点,无论是否具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在技术栈中都要给出一行业务领域,用来表示自己熟悉的业务场景,特别是简历内容多的时候,在简历首页尽量展现关键信息:

  • 例如-业务标签:电商、支付、物流、社交,等等;

这种在简历首页就把重点信息罗列的一目了然,才是思维上细节的最佳体现,如果各种信息符合公司的招聘需求,很容易优先获得面试机会。

2、面试问题

对于开发同学来说,其实面试会问什么,面试官和求职者心里都清楚,但是大部分的回答都很难符合面试官的心里预期,这里确实有很重要的考察点,不管是先从业务角度或者技术积累方面提问,回答最好都是围绕【技术+业务】的经验之谈,这里的业务是指自己真正意义上经历的,不是指技术栈的应用场景:

站在面试官角度,看求职与内卷-鸿蒙开发者社区

  • 经验之谈:即在聊业务时,能精准把握技术难点,且总结过相应的解决方案;聊技术时,能对应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并且知道怎样合理的应用;
  • 背面试题:都是在开发的路上趟过来的,可能面试官和求职者背过同一份面试题也说不定,能通过纯背面试题赢得工作机会,这种方式在职场初期比较合适;

【所以】 在准备找工作时,从自身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栈结合的角度,然后参考面试的常见问题,再去思考如何给出回答,去预期面试官的预期,如果能体会这种方式的节奏点,面试并不需要很多时间准备,而且成功率极高。

【必须】 强调一点,如果真的没有聊【技术+业务】的能力,背面试题也不失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只是在相比之下会没有竞争力。

3、细节问题

这里不去聊面试常说的问题,而是看看有哪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很多时候面试者可能觉得自己聊的还不错,但是就没有收到后续的通知,会令自己感到很郁闷,通常踩到下面的坑点,都可能是面试失败的关键原因:

  • 业务流不完整

经常在业务提问的过程中听到一些求职者回答:只熟悉自己开发的模块,系统其他业务没有参与所以不了解相关细节;如果是业务型较强的公司,听到这样的回答,基本上就结束了。明白业务的全流程才是解决复杂场景的核心依赖,对于开发过的项目连整个业务流程都不熟悉,这至少反应求职者在认知上存在偏差。

  • 基础技术点不常用

在技术环节提问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说过:IO流、线程池、设计模式等不经常使用,所以看的比较少,自然对技术细节含糊不清;首先作为JDK重要的基础模块,没有用的少这样的说法,即使真的很少使用,也不应该出现细节说不清的状况,这些技术点遍布在系统的各个地方,平时稍微用心分析总结,面试时结合业务场景去聊聊都堪称满分回答。

  • 单向发展路线

公司所能提供的工作,都意味着这个角色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例如偏向技术的架构师,或者偏向业务的开发工程师,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建议求职者不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或偏向技术或偏向业务;站在公司的需求上,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这是相对明智的选择。

【实际】 上导致面试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中的双方都存在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但至少要在关键问题不出现明显的失误,通过细节提高成功率就足够出众了。

三、候选人筛选

【特别】 强调一句,聊这个话题,作者既不是写鸡汤也不是意在传播焦虑,只是单纯的说明“三十而已”的压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给大家一个心理上的参考。

首先说下招聘的预期要求:学历​​本科​​​,年限​​2-5年​​​,薪水预算​​12-20K​​​,如何定义这些要求,取决于入职岗位的责任。从开发的角度翻译出来,用​​15K​​上下的的薪资招一位入职能快速上手干活的人员。在面试的过程中有三位候选人是聊的非常好的,这里对一些关键信息点做对比:

站在面试官角度,看求职与内卷-鸿蒙开发者社区

在选择的时候通常会对比上面几个关键因素,其实通过编号也能知道最后是如何做选择的;二号选手在于核心技术栈不匹配,三号选手在于能力和薪资远远超过公司的预期,所以选择一号是最合理的。

【必须】 要说明一点,不是一号选手最受市场欢迎,只是最符合公司的招聘需求,基于这个思路做选择,就不难发现开发人员面对怎样的职场压力。

四、内卷的形成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对于压力和内卷真的是深有体会,这种情况的形成其实很好理解,职场2-3年的人员,大都基于主流的热门框架做开发;4-5年的人员基本都处在复杂的业务线中,很容易出现框架滞后的情况;8-10年的基本都是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具备技术选型的能力。

而压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作能力和薪水预期的提升,很容易脱离大部分公司的需求,很多公司基于实际的业务情况和成本预算,并不需要很多高级级工程师,压力就是来源于这种真实的互联网环境。

【最后】 依旧要说一句,不管是鸡汤还是焦虑,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依旧保持那个不变的观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至于前路是什么样,只有趟过去才知道。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知了一笑

分类
已于2022-11-17 11:21:47修改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