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进阶 | Proxy动态代理机制详解
一、Jvm加载对象
在说Java动态代理之前,还是要说一下Jvm加载对象的过程,这个依旧是理解动态代理的基础性原理:
Java类即源代码程序.java
类型文件,经过编译器编译之后就被转换成字节代码.class
类型文件,类加载器负责读取字节代码,并转换成java.lang.Class对象,描述类在元数据空间的数据结构,类被实例化时,堆中存储实例化的对象信息,并且通过对象类型数据的指针找到类。
过程描述:源码->.java文件->.class文件->Class对象->实例对象
所以通过New创建对象,独断其背后很多实现细节,理解上述过程之后,再了解一个常用的设计模式,即代理模式。
二、代理模式
1、基本描述
代理模式给某一个(目标)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持有目标对象的引用。所谓代理,就是一个对象代表另一个对象执行相应的动作程序。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代理模式在实际的生活中场景很多,例如中介、律师、代购等行业,都是简单的代理逻辑,在这个模式下存在两个关键角色:
目标对象角色:即代理对象所代表的对象。
代理对象角色:内部含有目标对象的引用,可以操作目标对象;AOP编程就是基于这个思想。
2、静动态模式
- 静态代理:在程序运行之前确定代理角色,并且明确代理类和目标类的关系。
- 动态代理:基于Java反射机制,在JVM运行时动态创建和生成代理对象。
三、静态代理
基于上述静态代理的概念,用一段代码进行描述实现,基本逻辑如下:
- 明确目标对象即被代理的对象;
- 定义代理对象,通过构造器持有目标对象;
- 代理对象中定义前后置增强方法;
目标对象与前后置增强代码就组成了代理对象,这样就不用直接访问目标对象,像极了电视剧中那句话:我是律师,我的当事人不方便和你对话。
静态代理明确定义了代理对象,即有一个代理对象的.java
文件加载到JVM的过程,很显然的一个问题,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不可能为每个目标对象都定义一个代理类,同样也不能让一个代理对象去代理多个目标对象,这两种方式的维护成本都极高。
代理模式的本质是在目标对象的方法前后置入增强操作,但是又不想修改目标类,通过前面反射机制可以知道,在运行的时候可以获取对象的结构信息,基于Class信息去动态创建代理对象,这就是动态代理机制。
顺便说一句:技术的底层实现逻辑不好理解是众所周知,然而基础知识点并不复杂,例如代理模式的基本原理,但是结合到实际的复杂应用中(AOP模式),很难活灵活现的理解到是基于反射和动态代理的方式实现的。
四、动态代理
1、场景描述
基于一个场景来描述动态代理和静态代理的区别,即最近几年很火的概念,海外代购:
在代购刚兴起的初期,是一些常去海外出差的人,会接代购需求,即代理人固定;后来就兴起海外代购平台,海淘等一系列产品,即用户代购需求(目标对象)由代购平台去实现,但是具体谁来操作这个就看即时分配,这个场景与动态代理的原理类似。
2、基础API案例
首先看两个核心类,这里简述下概念,看完基本过程再细聊:
- Proxy-创建代理对象,核心参数:
- ClassLoader:(目标类)加载器;
- Interfaces:(目标类)接口数组;
- InvocationHandler:代理调用机制;
- InvocationHandler-代理类调用机制:
- invoke:这个上篇说的反射原理;
- method:反射类库中的核心API;
目标对象和接口
代理对象执行机制
具体组合方式
这里之所以要生成代理类的结构信息,因为从JVM加载的过程看不到相关内容,关键信息再次被独断:
查看代理类名称
下意识输出代理对象名称,这里即对应JVM机制,找到Class对象名,然后分析结构,这样就明白动态代理具体的执行原理了。
生成代理类.class文件
通过上面JVM加载对象的机制可知,描述代理类的Class对象一定存在,只是在运行时并没有生成显式的.class
文件,通过上面生成代理类.class
的语法,会在项目目录的/com/java/proxy
路径下创建文件。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只程序员,复杂总是和我们环环相绕,说好的简单点呢?
3、代理类结构
继承与实现
从代理类的功能来思考,可以想到需要继承Proxy与实现IUser接口,还有就是持有调用机制的具体实现类,用来做业务增强。
构造方法
通过构造方法,持有UserHandler具体的执行机制对象。
接口实现
目标类的基本需求update()
方法,通过代理类进行承接,并基于UserHandler实现具体的增强业务处理。
基础方法
基于Object类,定义Java中几个常用方法equals()判断,toString()方法,hashCode()值,这个在分析Map源码的时候有说过为什么这几个方法通常都是一起出现。
4、JDK源码
上面是案例执行的过程和原理,还有一个关键点要明白,即JDK源码的逻辑:
Proxy提供的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
,通过各个参数的传入,构建一个新的代理Class对象,即$Proxy0类的结构信息,这里再回首看下三个核心参数:
- ClassLoader:基于JVM运行过程,所以需要获取目标类UserService的类加载器;
- Interfaces:目标类UserService实现的接口,从面向对象来考虑,接口与实现分离,代理类通过实现IUser接口,模拟目标类的需求;
- InvocationHandler:代理类提供的功能封装即UserHandler,可以在目标方法调用前后做增强处理;
最后总结一下动态代理的实现的核心技术点:Jvm加载原理、反射机制、面向对象思想;每次阅读JDK的源码都会惊叹设计者的鬼斧神工,滴水穿石坚持才会有收获。
五、源代码地址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知了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