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年做到世界前五,小米汽车的机会在哪里? 原创
小米手机用3年做到世界前五,但是小米汽车要花15年。
低调永远不是雷军的作风,营销造势玩儿得“溜”的,罗永浩是一个,雷军是一个。只不过老罗的锤子手机没玩好黯然离场,而雷军的小米手机功成名就,所以又选了一条汽车赛道。
在刚刚结束的小米集团投资日上,雷军一边说自己“不再披露造车进展”,一边又挺“刻意”地难挡投资者们的热情所以透露了小米汽车业务最新进展。
值得关注的信息,有这么几个:
- 2023年小米汽车等新业务预计投入将达到75亿-80亿元;
- 小米汽车争取15-20年进入世界前五;
- 雷军每天一半时间给了汽车业务,手机只占他精力的1/4;
- 新车正式量产时间未改,依然是2024年上半年;
- 对汽车盈利问题,小米除了硬件利润,更在意软件利润。
从2021年3月末官宣造车至今,汽车,尤其是智能车、新能源车领域,已经开始了异常惨烈的厮杀。
小米造车就好像进入到一个激烈的追击游戏:别人不仅遥遥领先而且还在一直加速,而自己停在起点还没动呢,这要怎么追?
研发能力:加大投入,自研与收购并举
在雷军看来,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候都不晚。
“造成新势力布局汽车产业比小米提前了6-7年,但是小米的优势在于电子技术和用户体验上,2024年出车时间刚好。”
早在2021年末,雷军就在小米手机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小米在未来5年内将投入1000亿用于研发高端技术。
在最新的2022年Q3财季,小米季度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41亿元,同比增长25.7%。
目前小米在手机核心技术、MIUI以及芯片核心技术上,其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此外在AI方面,包括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小米都在试图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壁垒。
不过对于小米的技术积累,业界诟病其主要通过收购、投资等资本布局获得,这一做法也被复制到汽车业务上。
比如芯片,从宣布造车以来,小米已经投资了多家汽车芯片相关公司。比如2021年9月投资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比如2022年7月参与的云途半导体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后者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研发。
在电池领域小米策略是一样的——对多个电池相关领域展开资本布局,小米目前已经投资了包括蜂巢能源、中创新航、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珠海冠宇在内的多家行业头部公司。
在自动驾驶领域,小米斥资7737万美元100%收购深动科技,为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增加砝码。
雷军的投资眼光在业界有目共睹,未来这些被投的公司将很有可能成为小米造车事业的重要助力。
商业模式:抛开硬件,从软件上挣钱
精明的雷军,造车不会赔本赚吆喝,盈利是必须的。只不过他可能更看重软件利润,这也是小米过往的经验。
“小米汽车长期和小米手机一样,除了硬件利润,更在意软件利润。汽车以往可以整合销售、售后服务、充电桩,未来汽车可以整合的服务会越来越多。”
赚取硬件上的利润从来不是小米手机报以的策略重点。雷军曾说小米硬件利润不超5%,看来所言非虚。
前不久某机构调研结果显示,每卖一部手机,苹果能赚1456元排第一,而小米要亏22元。
但是反观软件和服务,小米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以广告为核心的互联网业务营收规模占总营收的9.90%,却贡献了超过半数(50.88%)的毛利。
得益于月度活跃用户(MAU)的健康增长,小米的广告收入也已经连续5个季度稳定在45亿元之上。
在汽车领域,赚软件钱做得最好的无疑是特斯拉。以特斯拉的 FSD(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为例,售价 6.4 万。
目前FSD 使用客户已经从 2021 年的 2 千人增加到目前的 16 万人。要知道这一服务远程即可购买,这对于特斯拉来说将是源源不断的收入所在。
不过在《智能车指北》看来,小米靠软件挣钱的方式可能跟特斯拉不太一样。目前小米最大的优势并不是手机,而是规模巨大的生态链。
小米汽车有机会成为小米生态链的移动中心,在智能化方面带来更多的玩法。
核心优势:小米生态链的移动中心
小米对智能电动汽车的理解,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是不太一样的。雷军认为智能电动汽车是传统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和手机的很多能力高度重合。
也就是说,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全线是可以打通的。在多个智能终端提供统一的体验,对看重智能化的用户诱惑力是无穷大的。蔚来做手机、吉利收购魅族,都是在为此布局。
纵观全行业,有机会完成智能终端体验整合的公司,大概也就是华为和小米了。而拥有完善生态链,并且智能家居占有率遥遥领先的小米,胜算会更大。
生态链的粘性将为小米汽车带来海量的潜在用户,显性或隐性的广告在各种终端曝光,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另外,在渠道方面,华为问界的快速增长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手机店卖车的巨大潜力。小米拥有超过1万家线下门店,可以为汽车展销提供有力支撑,这一优势可不是哪家车厂都能有的。
写在最后
在造智能手机时,小米和行业一同起势,只花了三年时间就进入了世界前五。但是在造车时,小米晚了一步,所以雷军异常谨慎地把目标定为用15-20年进入世界前五。
不过,晚一步也让小米能够直接跨过行业的启蒙阶段,避开先行者踩过的坑,有机会以更加成熟的产品达成后发而先至的效果。
小米的造车之路,究竟会是疯狂补课一路追赶,还是以逸待劳坐等收割?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智能车指北